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183章 废后

第183章 废后

    惟扬殿内,朱由校与方正化交换了一下眼神,在验证自己的猜想后,无奈地苦笑道:“怎么?皇后又绝食了?”

    提着食盒的瑞香闻言,忙跪倒地上轻泣道:“婢子无能,请皇爷治罪!”

    摇了摇头,朱由校对她说道:“起来吧!怪不得你,朕自打返回京师,还未曾见过皇后,此事,还是朕寒了皇后的心!”

    皇帝如此说,连同方正化在内,屋内的大小太监跟侍女们直接跪成一片,口中更是连称死罪。

    挥了挥手,朱由校也是颇有些感慨道:“好了,此朕之家事,尔等何罪?说到底,皇帝也是人,也会有七情六欲,只是世人皆言‘帝王无家事’,呵呵,朕的家事怎就不是家事了!也罢,既然皇后心意已决,朕遂了她的心意就是!”

    重重捶了一下桌案,终于下定决心的朱由校也就不再指望这满朝文武能有人主动挑起此事。脸色微变,朱由校正色道:“王体乾!”

    一直随侍在侧的王体乾心下一沉,赶紧跪行几步上叩头道:“奴才在!”

    右手一按腰间佩刀,朱由校几乎一字一顿的说道:“拟诏,晓谕内阁诸公及六部九卿:皇后张氏,自当于后而多为病,诸国皆不得预祀。又以无子,已屡表辞皇后。朕每念及夫妻情谊,皆未许之。今皇后父、兄犯下重罪,皇后自觉无为六宫之表,遂以绝粒明志,更恳辞皇后尊号。朕虽于心不忍,然虑后谓天下万民之重,定从其所请。自今起,仍在坤宁宫居,称号,及侍御等出皆如旧。每日自当修诸先贤圣籍,为我大明祈福。此诏既出,朕当去太庙谢罪,望祖宗谅朕之失德。”

    王体乾手腕发颤地记下皇帝所言,方正化、瑞香连同一众太监宫女皆是连连叩首。废后,无论哪朝哪代那都是了不得的大事,但像朱由校这般在没有询问各部堂官及内阁意见便直接下达废后诏书的,起码本朝还从未有过先例。

    即便是开了大明皇帝废后先河的宣宗,那也是先立了孙氏之子为太子,又征得诸大臣的同意,这才禀明太后,表达了自己想要废后的心意。

    可就算这样,宣宗还是在张太后的强烈要求下,拍着胸脯向老妈表示,今后对两宫会一视同仁,不分厚薄。张太后这才勉强同意废后。

    而离着朱由校最近的一次废后,则发生在明世宗嘉靖时期,皇后张氏因受孝宗太后张氏所托,于宴席间为张太后的弟弟张延龄犯法的事求情,却不曾想,张延龄的事已经令嘉靖十分震怒,私下也曾跟内阁诸公说起张太后为这事向自己求情。

    结果等到张皇后说情时,嘉靖帝突然就暴怒起来,于宴席间便下令脱下张皇后衣服并施以刑杖;但也直到第二天与诸大臣商议后才下令废后,至于主角张延龄,也因此事直接被判成了死罪,下场反倒不如没人替他求情来得好些!

    所以朱由校旨意一下,这群宫人太监虽然不敢劝阻,但也跪成了一地来向皇帝表达劝谏的意思。可眼下朱由校声威正隆,军权、财权和人事任免几乎就是他的“一言堂”。即便已经出现军阀化趋势的关宁铁骑,也被他借着平叛的由头用满桂和赵率教来了个“大换血”。

    现在的祖大寿和吴襄麾下的人马虽众,但关宁军的精华几乎被他抽了个干净,再加上天雄军、静塞军、白杆兵、京营和西北的秦军,眼下大明最能打的几支部队全都被朱由校牢牢握在了手里,要是再算上内官监的漠北护军,可以说,即便现在某个藩王扯旗造反,朱由校也有绝对的信心在短时间内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这不仅导致他身边的内臣宫人没一个敢站出来忤逆皇帝的决定,就连朝廷中的诸位大臣也不敢在皇帝没有明确态度的情况下擅自揣摩上意。

    再加上前面有那场不了了之的大婚之争,朝臣们也更不敢站出来去冒这个头。

    可他小朱皇帝头铁,既然诸位爱卿都不想做这个恶人,那这个恶人就由自己来做好了,毕竟有朱家的列祖列宗给他打样,皇后的父兄又犯下谋逆之罪,这废后的旨意想来也不会有人真敢去反对。

    想了一下,朱由校又联想到了宣宗朱瞻基在废后前的几个cao作,继续对王体乾说道:“再拟一诏:朕惟五典慎徽、妫汭重嫔虞化,治外必先治内。咨插汗王女淑侪,为蒙古名族裔,淑慎性成,雍和粹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朕甚爱之。且明蒙两国和亲事,乃为国民万世之计,朕惟政先内治,赞雅化于坤元,今立淑侪为皇贵妃,赐金玺金册,望其为六宫之表,于西苑另辟宫居,暂令凤仪宫。愿其以诚孝奉重闱,恭俭以先嫔御,敬襄宗祀、弘开奕叶之祥。

    其令礼部和鸿胪寺之诸卿,当择吉日,为朕与插汗王女大婚,朕亦当大婚之日,与皇贵妃同册各有功将士,而大婚礼必克俭,不可奢泰。钦哉。”

    明宣宗朱瞻基在废掉胡皇后之前,按照祖制和惯例,只有皇后册立时才能同时拥有有金玺和金册,而贵妃则有册无宝。但因为朱瞻基极爱孙氏,不仅册立孙氏为皇贵妃,还特命制作金玺赐予孙贵妃。而这点正好就被朱由校抓住利用,在他看来,既然朱家的祖宗做得,那他天启皇帝便没什么做不得的。

    至于令淑侪重开一宫居住,一来是朱由校更喜欢呆在西苑,二来是淑侪毕竟年幼,将她一个人放在紫禁城里朱由校也怕她会遭遇不测。再加上他虽然对外废掉了张嫣的皇后身份,可在后宫中张嫣依旧会居住在坤宁宫,而淑侪蒙古人的身份又注定与后位无缘,所以朱由校也就决定暂时不再册立皇后,仅以金玺金册来彰显其身份尊贵。至于命其为六宫表率的事,也不过是给她添上一些筹码,叫后宫嫔妃不敢轻视慢待于她就是。

    王体乾颤颤巍巍地拟好了两道圣旨,回头看了方正化一眼,只见老方就这么跪在地上以头杵地,心知他是不会在这件事上再说上一句。再加上朱由校的右手就没离开过腰间佩刀,王体乾知道自己要是敢蹦出半个“不”字,皇帝绝对会一刀斩下自己的狗头立威。

    当下,王体乾只好把心一横,自两名随侍太监的手里恭恭敬敬地请过玉玺,便在两道圣旨上用了印。

    旨意既成,朱由校压根不考虑朝堂上会有怎样的反应,只是在王体乾等人退下后,命人去将魏忠贤和田尔耕给叫到了惟扬殿中议事。

    有节奏地敲打着桌案,朱由校并没因为张嫣被废一事牵扯掉太多精力。

    毕竟,自己能够容忍张皇后跟张家的所作所为,一是有放长线钓大鱼的心理;二是朱由校本尊对张嫣的感情实在太深,叫他一直无法作出最终的抉择。

    可既然已经做出决定,头铁的朱由校也就没了许多顾忌,倒因此觉得轻松不少。

    与张嫣这位白捡的皇后相比,立淑侪为皇贵妃,虽说是政治联姻成分更多,但二人毕竟在草原跟宁锦还是相处了一段时间。

    尤其京师之乱平定后,淑侪命三千亲卫紧紧护住朱由校的宫禁,那十几位射雕者更是排成两班,日夜护卫在朱由校的身侧。

    正因淑侪这丫头对自己这份情义,朱由校才会毫不犹豫地赐给她宝印金册。至于张嫣,朱由校对她的庇护已经做到了极致,换做任何一个帝王,以张家父子的所作所为,张嫣只怕想要落得善终都很难。

    收回脑中乱七八糟的想法,这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好了,毕竟眼下的事情才是最要紧的。

    “魏忠贤!”

    皇帝突然点名,出神半晌的老魏身体轻颤一下,赶紧就要跪下施礼。

    “好了,此间就咱们君臣三个,那些虚礼,都是给外人看的,就不用跟朕扯这套了。”

    摆了摆手,朱由校正色道:“朕已降旨废后,至于皇后之位,朕暂时还没有册立的打算。”

    见老魏的神色并无异常,朱由校这才继续说道:“荣妃这次表现得很好,朕心甚慰,女子在这后宫之中,有些心机总比没有的好,但后宫要的是安稳,小聪明小手段可以耍,只要不过分,朕都能容忍。”

    荣妃便是魏良卿的女儿,前番为了试探张嫣的心意,荣妃配合着朱由校在众人面前上演了一出“双簧”。并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份,将宫中的许多情报及时传递给了魏忠贤。

    朱由校也承认,那个时候他对张嫣的心意也是真的,只要她后期不再掺和张家的破事,那她的后位便无人能够撼动。

    但令人失望的是,在丈夫与她所理解的“大义”跟张家的利益面前,张嫣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即便身处西苑,张嫣还是向自己的兄长传递了西苑天雄军的军力配置。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朱由校跟锦衣阴帅的算计之中,这也只叫朱由校更加坚定了除去张家的决心。

    至于提点一下魏忠贤跟荣妃,还是朱由校对这副身体本尊的大小老婆们本就没有感情,现在又缺乏了信任,有荣妃这么个人在后宫看着,总好过叫自己变成聋子瞎子。

    最重要的一点,经过他数次验证,魏忠贤和魏良卿也没有传闻里想要立荣妃为后的打算。细想一下这也合理,如果历史上老魏真就存了这个心思,又怎会真的容忍朱由检顺利登上皇位?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