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182章 无官可用

第182章 无官可用

    无论是一次失败的政变和随之而来的大清洗,对国家造成的震荡都是不可避免,因是藩王谋反,十一家藩王之下的一百三十五家郡王也被株连削籍,算上参与其中的宗亲,仅仅一个宗室,就有多达八万人被朝廷褫夺了一切优待,其中的大多数人更是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远徙,而且看朱由校的意思,他暂时还没有停手的打算。各地的厂卫鹰犬每日间更是砸门破户,叫原本在各个地方上嚣张跋扈的朱明宗室那是人人自危,一个个全都夹起了尾巴做人,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这群走狗抓了个现行治罪。

    打着肃清宗室和正肃宗亲的幌子,朱由校一纸诏令便将唐王朱聿键和周王朱恭枵立为了宗人府大宗正和副宗正,并在宗人府之下成立宗正院,其人员号称“宗令”,皆以宗室中辈分极高但地位低下之人充任,专司查察各宗亲不法事。

    宗人府还发下《宗律》,严格限制可领俸禄的宗亲人数,并定下《宗亲八律》,各地宗亲只要违反其中任意一条,轻则罚俸杖责,重则除籍远徙,更有许多罪大恶极之辈,直接就在一场场的公审的大会上被宗人院的宗令给砍下了脑袋。

    在这期间,各地宗室也曾试图串联起来对抗朝廷,但眼下的形势却早已今非昔比,以往这些宗亲倚仗着自己朱家人的身份,各地官府拿他们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但《宗律》一出,宗亲的司法特权被直接剥夺,地方上的一个县令就有权处置奉国将军以下的宗亲,加上明朝的宗亲大多都被当成猪来养,就他们那点勾当,大多还没等发动就被连锅端掉了。即便其中有那么几个真闹出了动静,那些久居内地,本就想军功想得发狂的卫所将士更是虎狼看到猎物般就猛扑了上去。

    如此闹腾了几个月,等这群人终于消停下来后,宗人府玉蝶上的宗室人数直接就减少了三分之二,朝廷在宗室俸禄上的开销也降到了一个低点,郭允厚这位户部尚书更是连连上表,对朱由校下决心下力气整顿宗亲的行为那是大加赞扬了一番。

    即便如此,朱由校对现有宗室和藩王的数量还是不满,这群人什么都不干,每年凭空吃掉的朝廷俸禄居然就有几百万两,他小朱皇帝现在是不缺钱,但他也不想白白养着这群猪。

    于是,宗人府再发宗令,依唐宋旧制,令郡王之下宗亲,均可以贤能者策名仕籍、自致功业;同时规定,今后凡宗亲无功、无值司经营者,皆无朝廷封册。

    此令一出,刚消停下去的大明宗亲们又炸开了锅,但这次却与上次不同,宗亲中本就过得困苦,可又不能从事士农工商的一群人对这项政策还是持支持态度的。更何况朝廷的皇家票号还承诺会以极低的利息向这些想要自谋生路的宗亲提供贷款进行置业,这也叫这群本就看不到希望的宗亲们看到了一丝生的希望。

    而大明庞大的宗亲之中亦不乏心怀抱负者,就冲着可以入仕这一条,这群人那是全都高举双手双脚的极力赞成;至于那些混吃等死惯了,依旧还惦记着抱残守缺那群人,朱由校理都懒得理会他们的叫唤,直接就把这些头疼的问题全都甩给了唐王和周王。

    朱由校正闹心的可不仅是宗室这群人,这些人再能闹腾,只要自己豁出去不要脸,量他们也翻腾不出什么浪花。现在最要命的,则是从中央到地方又被处置了一大批的官员,而地方上凡是跟东林党沾边的还得一一甄别,朝廷现在已经闹起了官荒,军备部、户部、兵部、全都堵着吏部在要人,吏部尚书房壮丽是一个头三个大,好几次都闹腾着要辞官不做了。

    在西北和宣府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孙传庭那边还好点,三边和西北各省出身科举的官员比例本就不高,老孙这大半年不但好好清理了一下三边吏治,更是狠狠拔擢了一大批肯于任事的吏员充实到了各个岗位。再加上朱由校将三边官吏的薪俸向上翻了数番,在仕途跟银子的刺激下,三边官员眼下的干劲倒是足以弥补人数上的不足。

    看了面前的房壮丽和郭允厚一眼,朱由校淡淡地说道:“咱大明官员的俸禄实在是太低了,再加上厂卫看得严,大家眼见没什么油水,不想出来做官也是情有可原的!”

    合上书册,朱由校继续说道:“现在朝廷倒是不缺银子,只是未雨绸缪,咱们还是要考虑着一旦出现饥荒该如何赈济,西北眼下还算稳定,林继那个土豆跟地瓜只要丰收,想叫百姓吃上粮还不是难事。但从南洋购粮和兴建常平仓的进度还得抓紧。尤其是现在已经闹起饥荒的地方,不要怕花银子,眼下代价大一点,总好过百姓因为吃不上饭揭竿而起,至于官员的问题……”

    用力敲了一下桌案,朱由校起身道:“皇家理工学院不是招揽了几百个学员了吗?选出一半人给军备部先用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叫他们多多参与一下实践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坏事。”

    “各地的厂坊也可以充实一批战场上下来的有功将士进去,没经验的可以学经验,没技术的就给朕学技术,都是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告诉他们,这是朕给他们的军令,我大明的将士,一定要不折不扣的给朕执行下去!”

    “吏部跟礼部商量一下,即刻在各地广开恩科,凡中了功名的学子,都得先给朕从最底层的吏员给朕干起来,不了解民间疾苦,就想给朕登堂入室的日子以后一去不复返了!”

    “还有,为了解决官吏们的后顾之忧,将各级吏员的薪俸也纳入到各州府的财政预算之中,其薪俸等级由吏部、户部共同商拟,尔等切记,不但要考虑官吏们够不够养家糊口,也要考虑到其任职之地是否偏远,其是否身兼数职等多重因素,切不可寒了肯于干事官吏们的心才是!”

    房壮丽和郭允厚互相对视了一眼,房壮丽先开口道:“陛下,国子监的那群学子是否可以先择其优者充任去地方?”

    想了一下,朱由校点头道:“可以,不过朕还是那句话,给朕先从小吏上做起,不想干的,就趁早滚蛋,朝廷就是不缺米虫!想出将入相,就先去西北东北或者朝鲜给朕干出个样来,要是这点苦都吃不了,还是不要祸害朕的百姓了!”

    郭允厚又上前施礼道:“陛下,官吏皆由朝廷供养,这财力上是否会捉襟见肘?虽说眼下朝廷还算宽裕,可这日后……”

    摆了摆手,朱由校说道:“郭尚书大可放心,这段日子的商税银子收上了多少你比朕要有数,朝廷打击的只是不法商贾,至于本本分分经商纳税的,朝廷只会大力扶持,再加上这么一闹腾,这群大大小小的藩王勋贵也得给朕照章纳税,再加上海贸,你郭尚书以后只会犯愁这钱该怎么去花才是!”

    “另外,告诉徐光启和李之藻,聘请泰西教习的事情还得抓紧,缺什么就找朕来要,这钱就是拿来花的,不花出去,只不过就是死物而已。”

    殿门吱呀一声被人推开,只见方正化一脸苦涩地站到了门口,身后,则是拎着一个大号食盒的瑞香姐妹。

    见这情形,郭允厚跟房壮丽心知是皇后那边又闹起了绝食,当下二人也不好再呆下去,向朱由校施过礼,便各自退了下去。

    出得殿门,房壮丽眼见四下无人,凑上近前轻声道:“郭尚书,您看这皇后娘娘……”

    郭允厚敢忙抬手止住他接下来的话头,“嘘!噤声!此乃天子家事,我等外臣还是不要掺和进来才好,陛下迟迟未作决断,一则是念着旧情,二则也是等着有人能主动挑起这个话头。不过,此等事,你我是绝不能提的,须知天心难测,万一皇帝根本没有废立之心,哪个提了,哪个可就要倒大霉哩!”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