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99章 喀喇沁青城

第99章 喀喇沁青城

    连续几日也未见停歇的风雪中,马祥麟和曹变蛟正领着五百名从静塞军中精挑细选的骑兵顶着呼啸的北风伏在马背上艰难地向前行军。人和马都罩上了白布,在风雪的掩护下,倒是很难叫人将他们辨别出来。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扭头看了看身旁两侧的队伍,马祥麟对这支由汉、蒙、回和朝鲜等族混编而成的天子新军由衷地生出了一股敬意;更难得的是,这群在他看来不过是群蛮族、鞑虏的北地汉子们,每个人对于皇帝那都是忠心耿耿,对汉家文化更是无时无刻都流露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向往和崇拜;这也叫马祥麟对朱由校更是佩服无比,他也在心里打定了主意,只要此战结束,一定要好好跟皇帝陛下请教请教是怎么统御这些陛下口中的“少数民族的”;要知道,他马家世代都是石柱土司,那地方的民族成分比起京畿,更是复杂难驯。

    就在马祥麟合计着该怎么才能将石柱治理得如同京畿一般繁华时,自远处顺风狂奔过来三匹快马,马上骑士的装扮和他们一样,均是身披白袍,马裹白布。

    举起左手示意队伍停下,马祥麟对着来人呼喝道:“胡无人!”

    来人高声答道:“汉道昌!”

    马祥麟一直都感到奇怪,在这支以“胡人”占据大多数的队伍里,每日间由这些普通士卒选出的口令居然全都对胡人充满了仇恨。

    今天这句源自李太白诗句的口令已经算是好的了,前两天有个蒙古士卒居然把“食虏rou、饮虏血”这两句给写到了口令牌上,居然还得到了全体将士的认可,直言他这口令提气。

    对上今日的行军口令,确认来人就是自己撒出去的斥候,伸手抹了一把挂在胡须上的冰霜,马祥麟这才开口问道:“前方是何形势?”

    那名斥候同样在口鼻边抹了一把,又哈出了几口热气狠狠搓了搓嘴边,这才抱拳道:“回将军,北向五十里,便是喀喇沁部控制下的青城,因此时风雪甚大,城外五里外并未发现牧民出入,城内动向,吾等亦是无从探知,还请将军治罪。”

    摆了摆手,马祥麟对三名斥候说道:“这般大的风雪,莫说是人,只怕草原上的饿狼都会躲到窝里避寒!”

    想了想,马祥麟问向三人:“陛下的大军大概在后方三十里处,既然青城就在眼前,某便带人在此驻扎休息;不知尔等可还有气力,将这边的情形向陛下禀明?”

    那斥候咧嘴一笑,拱手道:“将军说笑了,俺自幼便与几个弟弟在这草原上往来驰骋,莫说此时南下还是顺风,就是顶着这等风雪,对我兄弟三人也不过是挠个痒痒!”

    “好,你三人可换下马匹,速将此间情形报与陛下,是打下这青城还是绕路而行,一切全凭陛下定夺便是!”

    马祥麟也不与三人客气,这些静塞军中的斥候有多大能耐他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就这种程度的风雪,对他们还真就算不上什么大事。

    马上的三名斥候领命,等换好了战马,便迎着大军的方向狂奔而去。

    喀喇沁青城,实际应该是喀喇沁新城的谐音。

    这座新城,还是明代初年在大宁卫城西南修筑的新城卫;这青城不过是历年以讹传讹下的名字。

    而这片区域,在永乐年间还是大明的地盘,因朵颜三卫靖难有功,朱棣一高兴就把大宁卫慷慨的送给了朵颜三卫。

    现在,这里倒是成了喀喇沁部的一处重要据点,历史上的黄台吉在发动己巳之变时,就曾在喀喇沁青城歇马,这里也就成了女真和蒙古联军进攻路线上的一个中途补给站。

    朱由校发动的这次奔袭,便是想沿着女真人的行军路线给黄台吉来上一个“反夹”。

    所以他一纸调令把张之极和一万京营将士给先调到了宣府;等到大军开拔时,静塞军打着的便是张小公爷的旗号,那一万京营将士则留下了五千驻防宣府,剩下的全都掺和进大军回到了遵化。

    等一到了遵化,大军更是连城都没进,静塞军将士马不停蹄,继续打着张之极的旗号,以奉天子诏令的借口把五千京营士卒交给了黄得功,又摆出了万人声势,直接移防到了喜峰口。

    一万静塞军将士则在黄得功部的掩护下,兵出喜峰口,一路向着东北方向的左翼蒙古各部席卷了过来。

    这喀喇沁部青城,还有他身后的大宁,完全是静塞军这条行军线路上无法绕过去的两道坎;指望着一群马贼去攻克坚城更是不太现实,马贼们要是真有这个能耐,估计静塞军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他们了。

    何况朱由校本就打算收复青城、大宁这两座塞外城池;他已经想好了,就让黑云龙、黑明孝父子各守一城,至于身份,扒了那身官袍咬死了说这爷俩都是草原马贼就是。

    到时候他林丹巴图尔要是想充大尾巴狼,想强替喀喇沁部出头,那只需要从这两位“马贼”头子手里抢下来便是;前提是只要他和喀喇沁部要有这个能耐。

    所以当朱由校得到斥候的情报后,毫不犹豫地决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攻下青城。

    为了防止打草惊蛇,叫大宁的蒙古人提前得到风声,对青城的攻伐只能采取突袭和白刃战,尽可能减少火器和火炮的使用。

    为预防城中有人逃跑,朱由校留下了一千人在后方看守一应辎重和火炮,剩下的九千静塞军铁骑则被分成了五队,他亲领两千人作为主要突击力量进攻南门,剩下的三门则由马祥麟、黑明孝、曹变蛟各领一千五百骑堵死三门,剩下的一千人则交给了张之极,作为攻击南门的预备队和堵截队。

    布置完毕,大军在离城十里处全部离鞍下马,人衔草马衔枚地悄悄埋伏到了距城三里的位置。

    此番攻城的关键,则全部落在了方正化和夜枭营一众高手的身上,老方将挑选出来的五十人编成五队,由他先率领两队人攀绳而上,等解决掉南门城墙上的守军后,再掩护其他三十人登城,然后再强行夺取南门。

    听完老方的计划,朱由校在随行亲卫里点了二人出列,对方正化说道:“这二人的轻功和武力皆是不俗,箭法更是出众,方卿此去,此二人可为爱卿臂助!”

    看了一眼平日里在亲卫中毫不起眼的二人,方正化也不多言,只是对护卫在皇帝身侧的金大和张献忠叮嘱了几句,便闪身脱下披在身上的大氅,与二十名先登死士全部换上一身的白衣,齐齐灌下一大碗驱寒的烈酒,又检视了两遍随身的装备,向着朱由校行了个大礼,便借着风雪的掩护,躬身低腰地向着青城南门飞速行去。

    凛冽的风雪果然是这个时节最好的掩护,三里的路程,方正化等人除了需要忍受风雪的侵袭,连个活物都没遇到一个,而城墙上的守军估计也躲到了哪个墙角处避风去了,一个西厂高手试探了几次,均未发现有何异常。

    于是,五个人先行解下腰间绳索,用飞爪勾住城垛,艰难地向着城头攀去。

    一切都异乎寻常地顺利,五个人小心翼翼地爬到城头,四下里连个守军的人影都没瞧见,五人顿时大喜,先将绳索固定,便一节一节的顺到了城下。

    方正化见状,把背后的双刀紧了紧,第一个又把绳索在腰间固定,第一个顺着绳子爬了上去。

    剩下的一众高手皆是有样学样,不多时,二十一人就全部登上了城头,方正化小声吩咐道:“留下十个看护绳索,剩下的随某清理城头。等下面的人到齐,立刻给陛下发信,全部下城夺取城门。”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