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466章 你就是朕的儿子

466章 你就是朕的儿子

    对于皇帝在福建的“暴行”,朝廷上下早就乱成了一团,尤其是大明无数官吏呕心沥血十年建立起的司法体系和司法信用,更是因为皇帝的这番肆意妄为几乎一夜崩塌,无数被朱由校钦封的大法官、法官和监察御史们更是万念俱灰地向他们一向崇敬无比的皇帝递交了辞呈。

    对此,朱由校再度叫一众朝臣见识到了他身为皇帝的强横,除了一道不咸不淡的圣旨,上面只一句“朕行此举,以私兵报私仇尔,若国法不容,朕愿自告天地祖宗以逊位”……

    此话一出,那些递交辞呈的官员又纷纷改变了主意,倒不是他们这些人有多么贪恋权位,只是他们实在不忍心耗尽十年打造的司法系统就这样白白毁掉。再加上他们也明白,一旦朱由校真的被自己这群人逼得动了真格的,且不说自己这群人的下场如何,只怕再也不会有任何一位皇帝会全力支持自己这群人“以法治国”的理念。

    大臣们能见好就收,朱由校也乐得给他们一点面子,先是降下了一道罪己诏告诉列祖列宗和天下人自己“枉顾国法的过错”,朱由校又当众表演了一出“割发代首”,而陪着皇帝一起演戏的,便是那二十万入闽杀人的将士。

    摸着一头精练而清爽的短发,谁都没注意到皇帝转身那一刻露出的一抹邪笑。

    不就是屠了七八万世家富户么,他完全有理由和时间一点一点地折腾死他们。但大明现在律法森严,除非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他们参与了谋反,不然想如此干净利索地屠光他们的九族,厂卫还得耗费心思来给这么多人罗织罪名。

    但杀妻之仇不共戴天,把自己的儿子从身边逼走了十年更是叫朱由校无法容忍,而且他也懒得再去调查什么真相,想来不过就是那些东林余孽,将其连根拔起打扫干净了岂不叫人看着清爽。反正自己不杀,这暴君的名头估计也甩不掉了,再加上自己已经十年不曾兴起大狱,朝廷上下有人已经渐渐忘了那股被厂卫支配的恐惧。

    一场血腥的屠杀,不仅叫全天下见识到了皇权的恐怖,也让大臣们再度领教到了皇帝手中那强大无比的实力,最直接的,便是自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就连各地缉税衙门征收的税金都比去年同期多出了足足两成。

    “禀皇爷,上月初二,粤南海军总兵朱启明亲率战舰一百七十三艘,水师将士九千,耗时三月荡平南海诸屿,如今南海大小岛屿已与吕宋连成一片,镇海侯上表为粤南海军请功,并请朝廷严惩广西水师诸将。”

    瞄了一眼见皇帝神色并无变化,林继这才继续道:“镇海侯另有本奏,请皇爷降旨,惩其御下不严之罪……”

    摆了摆手,连着折腾了四五个月,朱由校心里的那股邪火也发得差不多了,广西水师那群参与走私的将领自然是要严惩的,但这也是朝廷自己的疏漏,实在是怪不到郑芝龙这位镇海侯的头上。

    “楚屿,陕西的蝗灾灾情如何?”

    与历史上一样,西北的大旱虽然在朱由校的努力下得到了极大控制,但这几年来还是呈现了愈演愈烈的态势,不过好在朝廷如今钱粮充足,这也叫负责赈灾事宜的朱之瑜处置起来并不是那么吃力。

    “陛下明鉴,朝廷十年来于陕、甘、宁、豫及北直隶兴建常平仓近万所,陕西的蝗灾虽烈,但各地的支援已经源源不断地涌进陕甘,尤其是皇爷命陕甘百姓扑杀蝗虫制作油炸蝗虫和蝗虫粉充为军粮的做法更是亘古未有的奇想,据各地衙门奏报,这蝗虫粉和炸蝗虫的味道竟很是不错,西北一些地方的百姓更是拿着炸蝗虫作为了佐餐之物!”

    “哈哈哈哈!”

    闻言大笑,朱由校指着朱之瑜道:“好你个楚屿,这去了总理衙门才几天,竟都学会拍朕的马屁了!嗯,你说的虽是不差,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后期的赈灾除了叫百姓吃饱穿暖,剩下的还是要以抗疫为主。内阁稍后会下一道谕令,各地的医学院和朕的太医院所有的人员都随你抽调,尤其是那些陕甘籍的医学院学员,能安置在陕甘的就全都趁机许个出身留在陕甘吧!总理衙门不要考虑银子的事,无论是户部还是中央银行,只要你需要,都随你调用!”

    “臣替陕甘百姓,谢过陛下了!”

    “呵呵!只要你不骂朕是暴君,朕就悄悄地烧高香了!”

    皇帝的话,噎得朱之瑜实在有点难受,毕竟前阵子自己可是带着头地向皇帝递交了辞呈,可当皇帝把那个名叫杨煓的孩子带到自己面前说要拜自己为师后,看着这位与皇帝有那么几分神似的小孩,朱之瑜瞬间就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楚屿,今天叫你来,还是因为煓儿的事,这孩子的脾气跟朕年轻时候太像了,又倔又硬,朕已经与他说了几次想要他把姓氏给改回来,可这小子就是不从。他对你还是十分信服的,要不,你忙着朕劝劝?”

    放下手里的奏本,朱由校这才把话转到了正题。只是这正题一抛出来,倒叫朱之瑜恨不得找个地缝先钻进去躲躲。

    “陛下!臣……”

    见朱之瑜面露难色,朱由校赶忙冲他摆了摆手道:“诶!先别忙着拒绝朕,你与煓儿也相处了数月,如今大战在即,朕也不想留着这么一个尾巴去打女真,不论怎样,这主意就得由你这位师傅来出!”

    好嘛,皇帝这简直麻子不是麻子,直接上来就是坑人了。朱由校如今已经有了三个儿子,皇长子朱慈煐地位尊崇,因其有黄金家族的血脉,除了母族察哈尔汗国,更是得到了大多数蒙古部族的倾力支持,一旦由其继承皇位,无疑对安定明蒙都是极其有利的。

    朱慈煐的劣势也很明显,毕竟大明百姓对黄金家族可是不怎么感冒,尤其是蒙古各部笃信黄教,对已经有半数大明百姓都信奉的夏教来说,更是一件不可控的事情。

    皇次子朱慈烁的生母同样是身为蒙古贵女的海兰珠所出,不仅地位血统无法与朱慈煐相比,其虽年幼,但柔弱好文的性格明显也不太对朱由校的胃口。

    至于三子朱慈灿,乃是朱由校三年前新纳的一名妃子所生,此时尚且年幼,即看不出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其母族更是出身商贾,想来对朝堂的影响力也是微乎其微。

    而皇帝又冷不丁搞出杨煓这么一个儿子,虽然杨榴儿至死都没承认他的身份,但还是用只有她与朱由校才能听得懂的话向他表明了这个孩子就是他的血脉。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朱由校虽然知道杨榴儿的心意,她至死都不想叫自己的儿子进入宫墙,不想叫他以后还会陷入皇权争斗的漩涡。但同样倔强的朱由校却是半点都不想委屈这个离开自己十年的儿子,虽然知道认下他就意味着会把这个已经十分可怜的孩子推向残酷的政治斗争,可始终觉得亏欠他们母子太多的朱由校也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杨煓的舐犊之情。

    “陛下!恕臣直言,此乃天子家事,臣终归只是外臣,还是不方便说的!”

    “哼!”

    轻哼一声,朱由校面露古怪地看向朱之瑜道:“好你个朱楚屿,不仅学会了拍朕的马屁,还学会了那些酸儒那一套,朕有事难的时候就说这是朕的家事,平日里都口口声声的说天子无家室,这里外里都被你们拿话堵死了,倒是把这难题直接甩给了朕?好啊,朕今儿个还就不讲理了,你朱夫子是说也得说,不说也得说!”

    朱之瑜的心里把朝堂上跟皇帝之乎者也仁义道德的夫子儒臣们给骂了个遍,口中却是连连告饶。倒不是他如今位高权重变得惜命,只是事关皇朝正统,自家皇帝的儿子们本就因血统问题被世人诟病,要是因自己的一句话而引发萧墙之祸,那可是他无论如何都不愿见到的。

    “父亲,您还是不要难为朱师傅了!”

    一少年的声音自屏风后面响起,不知藏了多久的杨煓见师傅如此为难,实在憋不住了赶紧出言相劝。

    一开始,杨煓对身份的转变和一下多出来的父亲实在是难以接受,但血脉亲情和朱由校对他全无保留的态度还是叫这刚刚失去母亲的少年慢慢接受了这位父亲。可对于认祖归宗之事,杨煓不仅在父亲的解释下明白了母亲的苦心,同时他也对自己身份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父亲!并非孩儿不愿认祖归宗,实在是母亲含辛茹苦独子养育孩儿十年,母亲临终的遗愿便是想叫孩儿不再进入皇家,还请父亲全了孩儿,就让孩儿随着朱师傅好好学习本领,日后孩儿能有个谋生之长也就是了!”

    “胡闹!”

    重重拍了一下桌子,朱由校把眼瞪得溜圆,上下又仔细看了看这个七分像他母亲的儿子道:“你就是朕的儿子,不要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你不想住在皇宫,朕也自有地方去安排你!就算你想跟着朱师傅,每天也得滚回来跟朕吃上一顿饭!还有,你叫朱慈煓,不叫杨煓!”

    父子俩就这样盯了好久,终究是心里有着亏欠的朱由校先软了下来。

    “唉!”

    长叹一声,又坐回到了椅子上,轻轻敲了敲桌案,朱由校对杨煓道:“认祖归宗领取玉碟的事,朕自有安排,你不愿改回本名,朕也不会难为你,你说得对,这是你母亲的遗愿,但也请你体谅为父的心意。”

    看着儿子脸上不该出现在这个年龄上的成熟和眼中流露出的倔强,朱由校再次起身走到他的身前,伸手轻轻抚摸了一下他的脸庞道:“只要出了宫墙,你便是杨煓;只要在朕身边,在你的一众弟弟和meimei身边,你就是朕的儿子,记住,你永远都是朕的儿子……”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