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451章 讨封之争

451章 讨封之争

    初春刚至,蓝天白云下的草原尚未完全褪去冬季的晶莹,飞过天际的雄鹰不时发出几声戾啸,旋即便隐没在了东方火红的朝霞之内。

    大凌河谷地的一处平原上,八具热气球披着道道金光自地面上升腾而起,地面的工地上,有数不清的奴隶被这仿佛神迹的景象所震撼,竟齐齐放下手中的活计,全都虔诚地对着半空膜拜了起来。

    朱由校自然也没想到,这热气球一经问世,除了在军事上的应用,竟会被钦天监的一众官员和老道们给玩儿出了花活。因大明要在察哈尔部兴建城池,这些精通堪舆之术的家伙竟以热气球加望远镜勘探起了山川地势。虽然风水上的作用如何还有待检验,但钦天监以热气球加望远镜在察哈尔部的地盘上勘探出来的几处煤铁大矿倒是实打实的。

    也正因如此,朱由校才允许军备部为钦天监送去了一大批热气球和望远镜等“军用物资”。与此同时,天下数得上号的道门几乎都遭了恶客登门,各地锦衣卫是闻风而动,把道门里凡是精通堪舆之术的老道、典籍等全都一样不落地可劲儿往皇史宬里面划拉。

    因是锦衣卫出马,其中自是难免有那么一些强人所难之事发生,毕竟对道门中人来说,还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入世为朝廷效力的。

    眼见皇帝又在整幺蛾子,御史言官们自以为机会来了,可还没等他们把脚跳起来,十几个带头鼓动的御史便被人直接抄了家。而这领人抄家的带头之人,则是如今任何大明官员和勋戚们都不愿面对的黑衣内卫。

    特务统治对官员会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朱由校自然懒得去理,但特务统治对他这位皇帝来说有多爽,简直令他有了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而大明的官员、尤其是基层官吏,在被监察机构仿佛犁地般犁了数次,看着反而翻了数番俸禄后也慢慢明白了,自家头上这位皇爷要的是官吏们勤恳办事,总之只要不是太过分,只要别里通卖国或搞得民怨沸腾,厂卫的这群大爷们自然是懒得理会他们那点腌臜事。

    明面儿上,这些被逮起来的御史是对皇帝光搜天下道门深感担忧,毕竟大明可是有嘉靖这么一位沉迷修道的皇帝;但实际上,他们无非是为阻止皇帝在察哈尔筑城修路的行为寻找借口,毕竟在他们这些人看来,皇帝此举不是被那位蒙古皇贵妃吹了枕边风,就是皇帝任性妄为,明目张胆地拿大明国库去“资养”皇贵妃的娘家。

    尤其是自家这位皇帝娶了一位察哈尔贵女还嫌不够,那科尔沁部可还有个已经与皇帝定下婚事的海兰珠。而皇帝如今连成婚这等大事都不与他们这些“国之栋梁”商议,这叫他们这些“忠心大明”的“重臣”如何能忍。

    不过他们显然低估了朱由校的能力,尤其是朱由校玩弄特务统治的能力跟手段。与大明历代先皇、先君相比,朱由校的脑子里可多的是各种解密古今中外各家特务机构运行的秘辛和解读;再加上他现在可坐在皇帝的位子上,无论是捡现成的厂卫,还是他自己建立起来的内卫和百查司,如今还真就算得上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拿捏个把御史,罗织一些叫他们身败名裂几辈子都别想翻身的罪名不过就是手拿把掐的“日常cao作”罢了。

    但朱由校也同样低估了大明官员的无耻和头铁,这帮人不仅敢对皇帝的私事指手画脚,往往致仕后更是敢写,毕竟为了追求“三不朽”和博一个敢谏的美名,这帮人可是啥帽子都敢往皇帝脑袋上乱扣的。

    “啪!”

    惟扬殿内,朱由校狠狠将几本密奏甩到地上,几乎咬牙切齿道:“好啊!好啊!朕这边刚宰了几只鸡,但这群猴子却是半点不怕,这返乡回家的敢私下著书对朝廷指指点点比比划划的也就罢了。怎么当初反对朕纳杨榴儿的是他们,这如今给她娘家人讨要奉赏的也是他们……朕是说过要给杨涟平反不假,但平的也不过是胡乱扣在他头上的贪腐之罪,至于他诽谤朝廷、逼迫朕养母的事情却是实罪。如今倒好,不仅联名上书要朕追赠杨涟太子太保和兵部尚书衔,竟连谥号都替朕想好了……忠烈……呵呵……好一个忠烈啊!”

    座下,几名聆听圣训的大佬们都是噤若寒蝉,对底下人的作为,他们自然是知道的,但杨榴儿母女已在返京路上,再加上要给杨涟平反的话也是皇帝亲口说的,叫这些人来试探一下皇帝心意他们也并没觉得有何不妥。

    “朕看,他们只怕不是要给一个杨文孺平反吧!这杨涟是第一个,接下来是不是还要给韩爌、李三才、叶向高和袁崇焕之流一一平反才是?好算计,好谋划,好手段,好臣子……”

    四个好字出口,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只听朱由校重重的一掌拍在了桌案上,把上面的茶盏都震得颤了几下。

    “朕还没死呐!”

    “是不是接下来也要给信王平平反?”

    “臣等万死!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

    皇帝震怒,最倒霉的自然就是臣子,由施鳯来和来宗道带着,众人赶忙向皇帝跪下请罪!

    “哼!息怒!都他娘的要骑在朕头上了,尔等叫朕如何息怒?”

    “王体乾!”

    “奴婢在!”

    “拟诏!明告各部朝臣及各地督抚,告诉他们,我大明爵位,除军功外皆不可封!再有敢议为杨家子弟谋爵者,斩!传旨刑部、都察院及大理寺,重新核议杨涟之罪,不该扣的就都去了吧!但该他杨文孺担着的,也别给朕落下……”

    “陛下……”

    房壮丽正欲再劝,来宗道却在身后戳了他一下,老房可不是傻子,当下便把到嘴边的话生生咽了回去。

    朱由校则好似没听到房壮丽的话一样,见王体乾还趴在地上,把眼一瞪道:“狗奴才,还愣着作甚?”

    “奴婢遵旨!”

    这两件事其实也就这样了,如今的朱由校在朝廷内外早已是今非昔比,对女真和草原的接连大胜下,除了军方对他更加忠心耿耿外,被皇帝一手扶植起来的勋贵、官吏和地方上的大小商会团体更是在与草原、海上的贸易中得到了巨大实惠。这才不过几年时间,皇权的触角就已经伸到了大明的各个方面;既然皇帝想要换上一茬听话的官员,那么还是顺着他的心思,先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才是正路。

    “回来!”

    王体乾刚退了几步,朱由校便又把他叫了回来。

    “另起一道旨意,着各地严查妄议朝廷之人,凡无实据,又敢对历代先君乱语者,以谋反罪论!着各地锦衣卫,严查官员、士子、百姓家中所藏私著,有只言片语妄言皇家之事者,待有司查证后,焚其邪书;三族之内无论老幼,皆除籍为奴……同时晓谕万民,凡检举有功者,坐实一例,免税一月……”

    稍等了一下,见皇帝没有交代的了,王体乾便躬身施礼慢慢退了下去。

    好,既然大明的这些大臣文人头铁,老子就拿出后世螨清对付你们的法子来好好教育教育你们,不过老子还是很心善的,毕竟还没把这文字狱搞得那么乌烟瘴气不是?

    这前面的处置,还勉强算得上是日常cao作,而这后一手,直接把各位大佬震惊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皇帝狠不狠?这是真狠啊!轻描淡写间就当着众人面玩儿了一手天启版的“焚书坑儒”,至于有没有人敢去写,那就得看是这些人的脖颈硬,还是皇帝手中的刀子快了。

    各揣心思地走出了大殿,房壮丽快行几步,直到跟上了来宗道的步伐,他这才轻声道:“来大人,今天有劳了!”

    脚步一顿,来宗道只是瞥了一眼老房,脚下却是没停,只是面不改色地应道:“房尚书客气了,你我同朝为官,求的无非是个心安……往大了说,朝局安稳,咱们的官位也就安稳。房大人,不是来某多嘴,您的差使,便是为陛下选人选材,无论多难,尽心办好差使就是;至于皇爷如何决策,以你我这点能耐,皇爷做什么,怎么做,咱们是拦不住的……”

    房壮丽的眼中闪过一抹落寞,但还是快走几步跟上道:“以大人之见,这场风,会吹得多久?”

    又停下了身形,来宗道略偏了一下脑袋道:“房尚书,听某一句,皇爷想要的官员,只需敢于任事、勤勉担当即可,至于朝中大事,自有军机诸臣与内阁诸公为天子参赞,各部官员及各地督抚官吏,只要能照章办事,依律而行即可……”

    一队锦衣卫刚好巡视经过,来宗道的话也就此戛然而止。向房壮丽行了一礼,便头也不回地向门口走了过去。

    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