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402章 返京

402章 返京

    静静听着老魏把话说完,淑侪的秀眉却拧得更紧,但就在魏忠贤抬头的一瞬,她却立刻恢复了常态。

    “好了!魏伴伴,事儿既然已经发生,还是由他去吧!陛下想来也不会为了科尔沁部的一个毛丫头跟您魏伴伴大动肝火,至于那些侍卫……”

    “娘娘放心,老奴一定叫他们闭嘴!”

    慢慢抬起手,淑侪细唇微微向上扬起,“魏伴伴说笑了,本宫并不是这个意思,左右都是为皇家办差,还是留点香火情吧!”

    “娘娘善心堪比佛陀!老奴代这些奴才们谢过娘娘圣恩!”

    不等老魏起身叩头,淑侪自椅子上慢慢起身,语气却一下变得低沉。

    “魏伴伴!陛下离京前曾嘱咐本宫,这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凡事当适可而止……这是陛下对本宫的告诫,今天,本宫也将这话转赠给大伴!”

    “娘娘训诫!老奴定当铭记五内!”

    跪在地上,魏忠贤的额头已经布满了豆大的汗珠,他是怎么也没料到,这位蒙古皇贵妃竟一眼看穿了自己的心思。

    鸾步轻摇,淑侪慢慢走下书案前的御阶,看着伏在地上的魏忠贤数息时间,她这才轻叹道:“魏伴伴,本宫也不是不近人情之人,容妃jiejie那边,本宫自会多加招抚,只是大伴还需谨记,这大明天下是陛下的天下,本宫亦只是陛下的妻子,现在的事,日后的事,还得陛下做主才是正理!”

    良久,随着鸾佩之声渐不可闻,魏忠贤这才缓缓起身,环顾一圈空荡荡的书房,一撩衣袖,背着手慢慢走出了大殿。

    随着西苑的大铁门缓缓合上,坐进了马车的魏忠贤终于长长吐出了这口胸中浊气。

    “啧啧!皇爷越来越叫人捉摸不透,想不到这年轻的小皇贵妃竟也如此的难缠,咱家不过是表了表投效之心,这小皇贵妃竟还敲打起来咱家!嘿嘿!不过这样也好,和聪明人结盟起码好过跟一群蠢材搭伙!”

    马车带着碾压水泥路面发出的吱呀声消失在了转角,老魏没注意的是,就在西苑的护墙上,一个身着宫装的袅娜佳人正注视着自己的护卫队伍。

    “青鸟!鸾凤!”

    “奴婢在!”

    随着轻轻一唤,两名身着劲装的女官护卫立刻自淑侪的身后闪身到了近前。

    “青鸟,你拿着本宫令牌,八百里加急将京中之事尽数报与皇帝!”

    “鸾凤,带着你的人把所有知情的侍卫、太监、宫人全部安置到安全的地方,剩下的事,还是交给陛下定夺吧!”

    随着青鸟和鸾凤退下,淑侪回身却正好发现瑞雪正瞪着水灵灵的大眼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出神。

    “雪儿!你可是在宫中呆得闷了?”

    猛地回过了神,瑞雪赶紧跪在地上连连告饶道:“皇贵妃恕罪,婢子只是在想,这事情皇爷并不知道,只要魏公公和娘娘不说,只怕皇爷根本不会记起还有海兰珠这回事!”

    用手中如意轻轻敲了一下瑞雪的脑袋,淑侪嗔怪道:“你这丫头,竟敢偷听本宫和魏伴伴说话!”

    叹了一声,淑侪也不由带着几分哀怨道:“陛下倒是自在,可就算你我不说,青鸟和鸾凤也会一五一十向陛下禀明此事!事情虽是不大,但本宫与陛下乃是夫妻,无论何时都应一体进退。本宫也不想因为此事与陛下生了嫌隙,该怎么做,陛下自有主张也就是了!”

    失了一个海兰珠,在偌大的京师根本就没掀起一点波澜,魏忠贤轻飘飘的一句“勿以此事惊扰京中贵人”,便胡乱点了几十个番子“秘密”追查了几天,又给理藩院传了一纸公函便草草结了案。

    而京中的一众大佬,也压根没心思顾及这位科尔沁贵女,只因后金特使,大贝勒代善已经带领着纳降使团浩浩荡荡地赶到了锦州。

    内阁、五军都督府、六部及军备部、参谋部的各位大佬堂官们立刻就吵成了一锅粥。朝廷定下的议事制度面对这些实权人物也立刻变成了一堆废纸,有几个脾气暴躁的甚至当众就要动起了手来。

    最后,淑侪这位监国皇贵妃第一次把鸾驾驶出了深居的西苑来到,在御林军、神机营和一千蒙骑的威吓下,一众大佬这才老老实实地装起了“乖宝宝”。

    奉天殿,皇贵妃淑侪亲自搀扶着养病多日的英国公缓缓步入大殿,在她的身后,威武的大汉将军手持金瓜,行进间甲胄铿锵,每一步都显示着皇家的威仪和气度。

    “诸位公卿!不过是女真上表纳降,你们便争成了这副样子?尔等是觉得老夫老了?还是没把皇贵妃放在眼里?”

    先是轻轻挪开淑侪搀扶的手臂,张惟贤的语速不快,声音也并不大,可每一个字砸进场内众人的耳中却又显得那样沉重。

    “陛下是任性了些,可陛下把这偌大的朝廷和大明江山托付你我,又是对臣子多大的信任?咳、咳咳……”

    一阵剧烈的咳嗽,张惟贤的脸上泛起两抹红晕,抬手点指一圈,英国公喘着粗气厉声道:“老夫知道,尔等有人还是对陛下心怀怨愤,觉得陛下对不住这天下的士绅,对官员杀伐过甚,可你们就没想过,要是这天下,这江山没了,要是君不似君,臣不像臣,每天只知勾心斗角、党同伐异,为这点鸡毛蒜皮都小事还能争吵半天,你们……你们还不如去撞死在这御陛之下……”

    越说越激动,可英国公的身形却是越发挺拔,或者说,眼下的局势叫他不得不为大明再度挺直了老迈的腰杆。他得撑着,他英国公必须撑着,大明眼见有了百废待兴的趋势,可这帮朝官又要争,又要吵,党争的苗头只要有这么一点没有压住,那前面的努力可就都白费了。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一把推开想要搀扶自己的内侍,张惟贤一脸正色地整理好了衣冠,这才恭恭敬敬地向着淑侪拜道:“臣,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张惟贤,率百官恭迎监国主持朝会,皇贵妃千岁,千岁,千千岁!”

    向英国公投来一个感激的目光,淑侪也整理好了仪容,在一众内侍宫女的帮衬下端坐在了龙椅之下的那座凤椅之上。

    看着已经开始行礼的英国公,殿内众臣虽有人对安于凤椅上的淑侪微皱了一下眉头,但还是规规矩矩地行起了大礼。

    ……

    “陛下,此番返京,你我君臣便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臣有一言,还请陛下采纳!”

    西安郊外,孙传庭、洪承畴、曹文诏等一众西北大员送着朱由校的圣驾已经远离西安城七八十里,却还是显得有些依依不舍。

    “哈哈哈!伯雅在朕的心中可是不世出的能臣,今天却怎么儿女情长了起来……有话但讲无妨!”

    朱由校的心情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对黄台吉突然玩儿的这一手,他从内心里是极度不愿接受的。可若此事为真,对大明来说也并非全都是坏事,究竟受与不受,他还是想综合一下各方情报再做定夺,毕竟,现在沈瑜那边始终没有消息传回,就连辽西的孙承宗对此也是慎之又慎,毕竟这女真人玩儿诈降也不是一次两次。

    “陛下明鉴,眼下西北虽乱,可朝廷的赈济也是越来越丰厚,再加上朝廷‘均田’、‘拓边’、‘减租减息’等策,西北的局势只会越发向好。”

    “然建虏素来狼子野心,其今献表纳降,非其感国朝之德,实乃畏我兵威尔,臣请陛下,若允其降,亦当整军经武,万不可使武备废驰,万不可令边将懈怠,非如此,则陛下千般苦心必会毁于一旦。万望陛下三思啊!”

    “臣等皆附议!”

    孙传庭话一说完,西北众臣皆是躬身附议,看着这群饱经西北风沙磨砺的汉子,朱由校的内心也是不由激荡了一下。

    “哈哈哈!好,伯雅之言,发自肺腑公心,朕心甚慰!卿等大可放心,朕绝不会学那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事!朕说了,这天下很大,一个辽东,还承载不了大明健儿的雄心壮志。至于建虏,嘿嘿,朕早就明白他黄台吉打的就是着缓兵之计!只是他爱新觉罗的算盘打的精明,但他却错误估计了大明跟女真人的差距,十年,只需给朕十年,我大明雄师定会荡平虏患,诸公,到那时,可愿与朕会猎白山,饮马黑水?”

    “荡平建虏,会猎白山,饮马黑水!”

    “大明万胜!”

    “陛下万岁!”

    “大明万胜!万胜!”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西北秦军的队伍中,不知是谁率先吟唱起来这首传唱千年的秦军战歌,这首歌,也是朱由校钦批的秦军战歌,用他的话说,没有秦人秦军扫定八荒六合,便没有后世数代神州儿女为华夏抛头颅洒热血的澎湃,这是秦地秦人秦军骨子里的骄傲,也是大明军人应有的不屈英魂……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