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355章 马关在哪?

355章 马关在哪?

    “那个,大哥啊!咱们都把这鹿儿岛城搞成乱葬岗了,为啥不顺势把这地方占了?毕竟这里离琉球那几个岛子也不远,要是占了也能互为犄角!”

    沿着鹿儿岛的海岸很是耀武扬威了一番,看着远方的鹿儿岛城方向还冒着青烟,郑芝虎很是不解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轻笑了一下,郑芝龙拿手指了指头上碟盔的红缨答道:“咱们现在可是官身,且不说皇爷并无明令叫咱们占了这里,就说占了这里之后还需分兵来守就更是得不偿失!”

    “那琉球岂不一样?皇帝老子又为啥叫咱占了那里?”

    拍了拍自家兄弟,郑芝龙嘿嘿一笑道:“琉球本就是大明藩国,咱们帮他们赶跑了倭人,一来可令琉球归心,二来可向南洋诸藩展示我大明水师的实力,进而震慑西夷,这三来嘛……既然他琉球王没能耐守住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我大明便可名正言顺地在此驻军!毕竟皇爷要堵朝堂那群人的嘴,凡事都该讲个师出有名才是!”

    回身指了指琉球的方向,郑芝龙继续道:“至于这鹿儿岛嘛!咱们就算占了,这里的倭人也只会对我等心怀怨愤,时间一长,劳师靡费不说,对我大明还无任何利益,倒不如留给岛津忠恒这头拔了牙的老虎,叫他们帮着咱们好好在倭国做点‘生意’。毕竟,岛津家占了琉球那些岛子也是为了和大明进行贸易!”

    挠了挠头,郑芝虎只觉脑袋都听得大了,嘿嘿一笑道:“得得得!大哥,以后这事俺也不问了,这问完了,还不如扛着鸟铳给倭人轰上几下来的实在!”

    “这些事,也都是为兄瞎猜的,该怎么做,皇爷比咱们想得要远。传令下去,沿途凡是火炮能够得到的倭人城池,都要给老子照实了轰,倭人若敢抵抗,许将士们屠城劫掠!”

    “喏!”

    行了一个击胸礼,郑芝虎手扶腰刀,雄赳赳气昂昂的传令去了。

    ……

    “皇爷,您都窝在屋里半天了,这些倭国的地图舆册您老都翻了不知多少遍了,您老还是歇歇进些饭食吧!”

    厦门行宫内,方正化双手端着几样精美的小菜,正一脸担忧地询问着自家皇帝。

    把手里一本锦衣卫整理出来的介绍倭国地理山川的书册合上,朱由校很是有点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妈的,这马关究竟在哪?还是说现在的小日本还没这个地方咋的!”

    小声骂了一句,朱由校又看向老方问道:“那个,那个甲贺家的女忍是不是该到了?你把这些整理一下,等她到了,先叫她给朕在倭国找出一个叫马关的地方!”

    应了一声,方正化赶紧把吃食在一旁的桌案上摆好,便赶紧俯身去整理散落的图册。

    刚端起碗,门外一个小黄门便急匆匆闯了进来,还没等朱由校开口询问,正专心整理图册的老方双目一寒,扭头呵斥道:“哪里来的奴才,你家领班没告诉你规矩吗?”

    已经迈进门槛前行十几步的小黄门闻言身体猛的一滞,先是躬身行了一个大礼,然后便倒退着缓缓退出了门外。

    “禀皇爷,郑大人和袁阁老那边皆有消息传来!因皇爷交代过,只要是郑大人和袁阁老那边传回消息,必要第一时间禀告皇爷,奴婢这才失了规矩,还请皇爷恕罪!”

    趁机喝了几口粥,朱由校又接过老方递过来的手帕擦了擦嘴,这才向着门外说道:“好了,虽是事出有因,可你毕竟犯了宫规,若不是方公公及时喝止,只怕你的脑袋已经搬了家!回去领十鞭子,以后长点记性!”

    战战兢兢地向屋内连连磕头,小黄门这才意识到自己竟险些丢了脑袋,抖着双手把两份奏折递到方正化的手里,又谢过了老方活命之恩,这才脸色煞白地回去领那十鞭子去了。

    拿起两本奏折仔细看了半天,朱由校嘿嘿一笑自语道:“郑爱卿果然深得朕意,不但全歼了岛津家的水军,还把鹿儿岛城轰成了一片白地,妙啊!”

    又拿起另一本奏折,朱由校轻叹道:“不过这话说起来,这姜果然还是老的辣,袁师一招引而不发,竟把对马藩搞得生出了内讧。呵呵,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他对马藩的家臣竟向幕府举报宗家勾连朝鲜、私下串改幕府文书,看来小日本下克上的作风还真是一脉相承啊!”

    与郑芝龙高歌猛进、一路轰轰烈烈的在倭国大杀四方不同,谨慎的袁可立在没有得到确切的情报下,对一直没有大动静的倭国水军只是采取了封锁海路的策略。

    面对来势汹汹的登莱水师,离济州最近的对马藩不仅感受到了巨大压力,更是因为对朝贸易的封锁而陷入了穷困潦倒的境地。

    对马藩的石高不过两万,但靠着对朝贸易获取的巨大利益,对马自初代藩主宗义智以来,在幕府诸藩中一直以十万石国主的地位受到礼遇。

    由此可见,整个对马藩对海贸的依赖性有多大,再加上对马藩主宗氏的家臣间的矛盾和对宗家统治的不满,危机来临时生出了内讧倒也不足为奇。

    “嗯!看来这悬着的刀子比落下的更有威胁,只是对马藩搞了这么一出,倒也给了咱们向幕府开战的理由!”

    “告诉袁师,一旦幕府处置宗氏,登莱水师便以保护朝日贸易为名炮轰对马岛,至于幕府,就交给郑爱卿他们折腾去吧!”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另外,宣许显纯即刻觐见,一旦幕府想要谈判,这出使倭国的差使还得他去才是!”

    闻言一愣,方正化下意识地瞄了一眼桌案上刚刚整理了一半的倭国图册。这等叫锦衣卫头子充当使者与他国谈判的事,估计也只有自家这位皇帝爷才能干得出来。

    心里默默地为倭国默哀了一句,方正化可不觉得许显纯这位阎王会叫倭国幕府过得轻松,至于他老许怎么折腾倭人,左右和他老方关系不大,稍微感慨一下也就算了。

    ……

    “袁阁老,这是济州令刚刚呈上的账册,自济州引种地瓜和土豆以来,今岁已收获了一季,再加上贩马的收入,济州岛民和府令对我大明皆是感恩戴德。今我登莱水师军威雄盛,是故济州令呈上万民表,表示济州愿以故元遗民身份再归大明!”

    听着手下书记官的禀告,袁可立却只是微微一笑道:“这位济州令处事果然机灵,眼见与我大明贸易获利颇丰,今又摄我军威,便想着举岛来投想要谋个出身!嘿嘿,此事虽好,但国朝却不可逼迫朝鲜太甚,一个东江省已经废了半个朝鲜,剩下的慢慢去磨就是!至于这位济州令嘛!就以行军大都督府的名义赏他一个七品官身和官服、官印一套打发了也就是了!”

    济州岛,在唐以前被称为“州胡”,唐以后被称为“耽罗”。

    在唐代以前,济州岛都是自立一国,和朝鲜半岛上的“三韩”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直到新罗法兴王时期,济州岛上的酋长派人到新罗王处朝贡,新罗王赐其国号为“耽罗”,其国主正式官职叫“星主”,就这样,济州岛才成了朝鲜新罗的藩属。

    元朝建立之初,高丽摄于元朝强大的实力臣服元朝成为大元藩国。

    后来借着平定高丽叛乱,打着耽罗收纳高丽叛贼的名义,元朝政府直接把耽罗纳为元朝领土,并在耽罗设置了耽罗招讨司。

    元明鼎革,深受元朝影响的耽罗都拒绝向明朝称臣纳贡,直至“耽罗索马”事件发生,彼时的高丽才打着大明的旗号一举攻取耽罗。

    而雄才大略的明太祖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对高丽的行为采取了默认,并没有把耽罗这一元朝飞地再次收回大明,还对群臣说:“其耽罗之岛,昔元世祖牧马之场,今元子孙来归甚众,肤必不绝元嗣,措诸王于岛上……使元之子孙复优游于海中。”

    可虽然如此,改名济州的耽罗岛民因民族成分复杂,加上此时的人们并没有领土和国家的概念,济州岛无论对朝鲜还是大明的归属感其实都不算强。

    所以虽然过了二百多年,本着谁腿粗就抱谁的济州岛民打着故元遗民的旗号想要再回大明倒也并不叫人感到意外。

    “慢着!”

    喊住了自己的书记官,袁可立的眼珠转了两转道:“既然这位济州令领了我大明官职,于情于理也该为我大明好好镇守此地。以济州府的名义发出告示,鉴于济州、倭国相距咫尺,而倭人素来横行,为保济州百姓周全,我山东道行军大都督府愿提供一批火器火炮,以供济州府君征募勇士成军自保。”

    “另外,我登莱水师还会帮着济州整修军港、修筑岸防,当然,在济州义勇形成战力前,这岸防和水师,我行军大都督府就先替济州百姓们担着了!”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