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230章 浸血的白银

第230章 浸血的白银

    秦淮河边一处幽静的庄园外,李永贞站在稀薄的暮雾中看着远处的河面,一阵“吱呀”声和纤夫的吆喝声自河上传来,抬头看去,却是那三艘参与阅兵的新式战舰正从他面前的河面上依次经过。

    朝着河边又走了几步,李永贞摇头长叹道:“啧啧!咱家还是喜欢着背后捅刀子的勾当,这不过跟那群东瀛矮子喝了顿酒,把咱家肚囊里的那点场面话都掏了一个干净,要是再跟他们还有鸿胪寺那几个酒鬼撕扯,这话可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哩!”

    等走得近些,巨大船头上飘扬着的大明水师旗帜正在夜风中猎猎作响,李永贞看着高大的船身和侧舷一个个紧闭的炮窗,低声叹道:“这么大的战舰,永贞是见都不曾见过,军备部和天津那群人还真能造出来!”

    扭头看了一眼身旁正盯着战舰出神的郑芝龙,李永贞一笑道:“郑大人,这事情既然这么定下了,您不去陪着老泰山饮宴,却跟着咱家到这里透气,不过咱家还真没看出来,您这猛将般的人物,在谈判桌上对上这群倭人竟也不落下成。您跟那闫展明倒是能凑得上一对,都是我大明少见的外交天才哟!”

    不知是醉酒还是因为受了李永贞的夸奖而不好意思,郑芝龙面色一红,嘿嘿笑了几声道:“李总管说笑了,某这不过是早年海上求生练就出来的些许本能罢了。这群倭人,看重的还是利益跟实力!”

    抬手指了指水面上的舰船,郑芝龙感慨道:“没见东瀛这群矬子也是瞧见我大明有这等灭国利器,这才全盘接受了咱们的条件。再加上有福寿膏和人口走私的巨大好处跟着,莫说是小小的平户藩,就算幕府,只怕也会动心才是!“

    “只是郑某实在不懂,咱们完全可以绕过幕府自己单干,皇爷为何非要搞出这么一个噱头出来,要知道,这让出的利益和答应给平户藩的军械足以令其对幕府生出不臣之心。还有那大阪商人,叫朝鲜全面开放釜山为自由港,叫这群家伙的武装船队自由进出,这……这岂不是在养虎为患么?”

    露出一个笑脸,李永贞拍了一下郑芝龙的肩膀说道:“皇爷的心思,咱家都猜不透,不过咱家看着,皇爷养的这两头虎就是给他幕府预备的,道理都是一样,一个有武力的藩镇,一个有钱有兵的商团,这两家要是捏合到了一堆,日本不乱那才是咄咄怪事!至于拉上幕府跟其中几个藩主,用皇爷的话说,咱大明朝廷还是缺银子哟……”

    咦了一声,郑芝龙很是奇怪道:“大明还缺银子?”

    点了点头,李永贞长叹一声说道:“唉!是啊!皇爷一直想叫户部行铸币权,可朝廷一年下来的税收就那么点银子,眼下又要练兵,又要打仗;各地又得赈灾修路……哪哪都得花钱,这半年来税银收的是不少,可这花银子的地方更多,可咱大明的银子都在哪?不是江南富商就是各地藩王大臣们的家里,这些老抠有钱却舍不得花,这不花,百姓手里就没银子可用!百姓没银子,这地里的租子就收不上来……额,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儿,这都是皇爷他老人家说的,咱家倒也不懂!今儿说与你听,不过一时感慨罢了!”

    大明朝的手工业本就十分发达,兼之商品物美价廉,茶叶、瓷器、丝绸、棉布、药材等,眼下在全世界都热销的紧俏商品。

    再加上大明的金银兑换眼下为比为1:6至1:7之间,而现在海洋贸易最为发达的西方世界,其通用的金银兑换比大概维持在1:10左右甚至更低!

    西夷的商人不用别的,只需把手里的白银拿到大明来用,其差价就足够赚上一笔;要是黄金,赚的就更多。

    而无论是西方大航海时代在世界各地发现的银矿,还是日本早就开挖的石见银山,其白银产量均远远超出了自身所需,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全世界都掐着大把银子涌进了物产富饶的大明来购买所需商品。

    要是按照历史轨迹发展,随着大明“银本位”的实际货币政策,白银最终都会在大明实现其本身的“货币化”。

    而大明自产的白银简直就是少的可怜,缺少金银储备的大明朝廷根本就无法推行“铸币权”和“发行权”。

    既然全世界的白银都涌入大明,那么这数额巨大的进口白银又被实际掌控外贸的海商或海盗们所掌握,这简直就是把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捏到了富商巨贾们的手里。

    也正因如此,朱由校才会假借厂卫之手,全面打击起了藩王、官员还有东南沿海的各大豪商。

    但这样做还远远不够,无论是加征商税还是全面开放海禁还征收关税,其本质与李永贞卖官还是一个道理,都是正大光明薅富商和官员们羊毛的手段。

    而全面发展手工业并积极向工业文明过渡,则是为了继续提高大明现有的生产力,继续生产出质优价廉的各类物品来赚取西方世界手里的金银。

    可西方距离大明太远,日本却离大明很近,一本万利的鸦片贸易就是朱由校套小日本银子的重要手段,可这玩意毕竟太损,时间长了难免被幕府觉察到其中的猫腻。

    所以将平户藩跟大阪商人绑上毒品买卖的战车,一旦他们在鸦片贸易里尝到了甜头,那么幕府只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和rou中刺。

    一旦双方爆发冲突,大明不仅可以通过倾销物资来消耗掉国内生产过剩的商品,还可以暗中向相对弱势的一方提供大量的淘汰武器和装备。

    再不济,还能放出硕托这条饿狼去跟日本的那些大名、藩主们去互相撕咬。

    而西方,工商业资本的发展,其旧有封建主和贵族们最终都会演变成一个个逐利的商人,当整个西方社会完成了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重商主义盛行的西方列强最后都会收紧银根,全面遏制起金银外流。

    一旦巨额金银被贪官污吏、富商巨贾和豪强勋贵们私下窖藏。无论大明吃进多少,这些金银都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流入的金银再一减少,整个大明还是会走向“银力已竭”的老路。

    这也是朱由校只能,也必须拾起鸦片、奴隶这两大染尽鲜血贸易的根本原因。

    他小朱皇帝不是圣人,既然这个世界终究会“人吃人”,那就叫大明人去吃其他国家的人好了。

    但与西方奴隶贸易瞄准了“黑非洲”不同,朱由校对那片土地上的资源虽然垂涎三尺,可后世的经验跟教训就摆在那里,黑奴贸易不是不能玩,但最好还是留给欧洲人自己鼓捣好了。

    可朝鲜、日本还有南洋的一些国家就要倒霉了,内官监与平户藩和大阪商人签订的协议中明确规定,一名男性朝鲜或日本(主要是虾夷岛)奴隶的价值折合白银当在十两左右,女奴折半;南洋各国的奴隶更低,每人定在五两,女性则在三两。

    明面上看,这奴隶贸易的赚头并不高,可对于许多缺少资本,又不甘一辈子受穷的日本武士和浪人们来说,只要能搞到一条稍大一点的远洋船只,只要把这抓来的奴隶顺利送到大明各个口岸,就可以迅速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也是朱由校通过贸易来减少倭寇和海盗危害的一个重要手段,只要大明朝廷给得起银子或其他物资,这群具备一定武力又没什么做人底线的家伙是绝对不会放过这等改变人生命运的“好事”。

    而把朝鲜纳入奴隶贸易的范畴,还是一名跟着平户藩而来的大阪商人主动提出来的。

    倒不是说这群商人觉得自己有能力去朝鲜抓捕奴隶,而是现在朝鲜的一名奴隶其售价也就二两银子,而朝鲜就夹在大明和日本中间,只需倒腾下手,这里面就有足够cao作的利润空间。

    至于硕托那边,自然有厂卫去跟佟普汉这厮联络,已经化身硕托头号谋士的他也会主动跳出来怂恿着硕托去跟大阪商人达成联盟,以其商队佣兵的名义正大光明地去虾夷岛上为这群只知道利益的商人抓捕奴隶。

    随着战舰慢慢驶出了视野,李永贞和郑芝龙皆深吸了一口夜晚湿润的空气,二人背后的庄园内,随着一阵阵的轻歌曼舞和觥筹交错之声不断传来,一桩桩、一件件浸满了无数人血泪的罪恶交易正在这群“大人物”的大笑声中被逐个达成……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