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228章 倭国来人

第228章 倭国来人

    远在南京,正忙着调理江南士绅来大发横财的朱由校自然是不会知道,辽东正因他前番的所做所为即将爆发一场彻底改变整个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巨大灾难。

    至于还沉浸在老年得子喜悦中的老奴也不会知道,他英明神武的后金大汗,会被帐下一名愚蠢贪财的拔什库而毁掉了挽救后金政权的最后希望,更是间接地毁掉了他十几年来的辛苦和努力。

    风暴正在慢慢的酝酿,处在风暴中心的沈阳城却已经沉浸在一副歌舞升平,即将迎来大庆之日的喜悦气氛里。一时间,街市上倒也是商贾云集,各家商铺的门前还不时有前来凑热闹的杂耍班子卖力表演着拿手的绝活,一到忙时,各种高谈阔论与喝彩之声更是溢满街市,不知道的还真就会认为这后金的统治中心必是一片祥和与繁荣。

    南京行宫大殿,朱由校很是满意地扒拉着面前一盘醋溜土豆丝,这批土豆,是内官监在南京周边皇庄进行试种的第二批,与第一批相比,不仅亩产大为提高,口感和单个土豆的淀粉含量也比第一批好了许多。

    对于这个宝贝疙瘩,朱由校自然十分满意,不过李永贞的小心思他也明白。眼见林继这位在西北刨土的土豆种植“专家”就要回到皇帝身边,一向争强好胜的他也不过是先行邀宠罢了。

    放下手里的筷子,朱由校又扯过抹布擦了擦嘴,笑了一下对方正化说道:“这个李永贞,又在朕这里邀功哩!”

    方正化只是略躬了躬身子,并没有去接皇帝的话头,朱由校也知道老方就这个样子,只是笑了一下说道:“给他传道口谕,朕老早就告诉他和军备部鼓捣的那个手榴弹要是到了夏至日还没个结果出来,朕就把他留在凤阳为太祖爷守陵,还有那炼制钢材所需的煤和铁矿,朕不管他去哪找挖矿苦力,朝鲜、倭国、南洋还是草原,都由得他去折腾。这矿上的事儿,他内官监要是管不了,朕就亲自来管!还有,朕只要结果,再拿死了多少蛮子来烦朕,他照样去给太祖守陵!”

    老方躬身领命,脸上却仍是方才那副恭敬的模样。

    笑话,叫李永贞守陵,先别说他李总管能不能去,皇爷您老现在就离不得这位大管家,尤其李永贞现在正忙着整合名下各种灰色产业,这里面的好处,皇帝本人和各家勋贵才是大头。尤其那贩卖鸦片到大明境外,和贩卖奴隶到大名境内的勾当,那可真是一本万利的暴利买卖,皇爷您能舍得才怪。

    就在朱由校琢磨着怎么压榨李永贞的剩余价值来叫他没心思争权夺利之时,自殿门外进来一个小黄门,先规规矩矩的站定,这才跪地禀道:“启禀皇爷,郑大人说有要紧事求见!”

    “宣!”

    郑大人自然就是郑芝龙,眼下也只有他这位郑大人被允许随时入宫奏对。

    等郑芝龙入殿见过了礼,朱由校又命人赐了座,这才开口问道:“爱卿来得如此急切,可是有什么要紧之事?”

    郑芝龙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异色,却忙抱拳拱手道:“皇爷容禀,请皇爷恕臣无状,不知皇爷可曾记得,下臣曾言说过的扶桑田川家!”

    朱由校点了点头,郑芝龙所言的田川家,正是其日本妻子的母族——平户田川家族。

    说起田川家,就不得不提一下其家族所在的平户岛。

    平户这个地方在日本很有特点,它是日本遣唐使前往中国及其它地区的出发据点,在大明,更是倭寇占据的根据地。眼下更是日本对外通商的重要港口城市,即便是眼下江户幕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但平户对外贸易中心的地位暂时还没有完全被长崎所取代。

    而想从朝鲜半岛进入日本,先通过三个岛屿便是:对马、壹岐和平户。

    对于往来大明、朝鲜和日本的海商以及海盗们来说,这三座大岛是再合适不过,能够长期盘踞的据点。

    不过,这三岛中,而对马岛因面积相对较大,有对马藩盘踞其间。所以平户和壹岐则属于平户藩,而平户岛因距离九州岛较近,又因平户藩藩主松浦家的水军较为强劲,其一直都是倭寇的主力。

    眼下,平户岛和其他的东亚海洋贸易据点,如长崎、马尼拉、和东南亚华人各个移民据点相连,已经形成了整个东南亚的主要商业航道。

    郑氏集团的主要经济命脉就是通过这些航道来完成的中日贸易。

    正因如此,平户岛甚至能与大阪的超级商港堺市并驾齐驱,被日本人称之为“西京”。

    而田川家,正是平户藩藩主的家臣,早年郑芝龙还叫郑一官时,他在日本热心学习剑术,认识了“为邑主锻刀剑”起家的“泉州冶工翁姓者。”

    当郑芝龙顶着华侨领袖的帽子晋谒日本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康於骏府献药后,家康曾亲自向他询问中国事。

    而因郑芝龙受幕府召见,日本人更是视其为光荣显赫的人物,地方上的藩侯更是主动与其交游,称为“老一官”。

    由于郑芝龙熟悉海面上的事,其人又通各国语言,幕府对他极其重视,松浦藩藩主不仅为他在长崎附近平户的河内浦千里滨赐宅地建造新居,还介绍了平户藩藩主家臣田川昱皇之女田川松缔结了婚姻。

    而这田川昱皇的本名叫翁昱皇,其实是自大明迁居平户的侨民,而田川松却是实打实的日本人,是翁昱皇养女,所以日本人又称其为翁氏。

    因田川昱皇善打刀剑,其造剑造诣之高,就连日本皇室的刀剑也是由其打造。在厂卫绑票名单上,这位老先生那也是榜上有名的一号人物。

    据郑芝龙所禀,正是这平户藩的藩主松浦家主动派人联系到了他,直言有重大事宜想要跟大明皇帝相商,而这带队的,恰巧就是他这位老丈人翁昱皇。

    所以,深知厂卫绑票名录之事的郑芝龙才会面露古怪,颇有一种自家丈人自投罗网的感觉在内。

    可朱由校一听却是大喜,别管翁昱皇是怎么入赘到那个田川家的,这老兄打造刀剑的本事那可绝对不是盖的,眼下虽说大明要向热兵器转型,可这冷兵器上那也得领先别国好几个身位才能叫他满意。

    “田川……哦不,翁老先生此次亲自前来,更是代表松浦藩来寻朕,爱卿可知所求为何?”

    想了想,朱由校还是决定先在郑芝龙这探探底细。

    嘿嘿干笑一声,郑芝龙很是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不敢欺瞒皇爷,还不是为了福寿膏!下臣自打接下这营生,便与毛大帅商量妥了,这福寿膏一进日本,便全权托付给了松浦藩在平户岛上独家经营。虽说下臣存了一份私心在内,可这松浦家的人倒也争气,竟把这玩意卖遍了日本的豪族贵胄,据传,就连那日本皇室,都曾派人到松浦家的药石馆登门求购。现在的倭人豪族和大族武士都以吸食上一口天朝上国的福寿膏为荣,幕府将军和藩主们还拿此物当做赏赐,据说这价码更是翻着番的往上涨!”

    “所以,松浦藩藩主这才动了心思,想试探着能不能扩大一些贸易量,又觉得臣得了圣眷,这才想跟臣套套关系来把这事做成!”

    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这关节朱由校倒是真没想到,不过眼珠一转,他倒是又来了一个主意,当下一笑道:“嗯!爱卿做得不错,叫松浦家独家经营也是没错,不过眼下大明更有一桩要紧的事需要松浦家的配合,要是这事做成,朕送他一船的福寿膏又如何!”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