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220章 登门

第220章 登门

    朱由校之所以动了绑票在日侨民的心思,还是随着厂卫对日渗透的加深,锦衣卫就曾密奏,余杭人陈元赟在日旅居八年,不仅在日本广为传播大明的制陶、医药、针灸和气功。更是在天启六年创编柔道,并传授给日本武士福野正胜、三浦义辰和矶贝次郎。

    自打见了这则情报,就见不得日本人占便宜的朱由校立刻就拨下大笔银子充实在日情报人员的行动经费,并叫锦衣卫和东厂积极行动起来,眼下已经招揽了三百余名死士,就等着朝廷定下名册,好按图索骥再去抓人。

    历史上,因幕府一直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大明与日本之间的人文交流几近断绝,直到明清交替之际,大批心怀故国的知识分子、商人纷纷东渡涌向日本,为日本的文化、经济、医药、百工方面的提升和促进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这批人里的杰出代表,便是陈元赟、朱之瑜、戴曼公这三人。尤其是这位陈元赟,其人不仅文武全才,更是精通诗文、书法、绘画、建筑、制陶以及医术,由他授业的三位柔道弟子更是在后期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流派,使得柔道在日本广为传播并成为国术。

    而陈元赟更被日本人奉为“柔道鼻祖”,也正是因为陈元赟把华夏的少林拳法等武艺同日本原有的‘拳法’相结合,这才将日本柔术逐步发展成为了柔道。

    朱之瑜就更不用说,这位在崇祯朝以"文武全才第一"荐于礼部的"明朝中国五大学者",奉其学说为宗旨的日本"江户学派"在文化思想领域对日本省会一直影响到"明治维新"时期;也正因朱之瑜在日本大力宣扬中国先进的农业、医药、建筑、工艺技术给日本人,其对日本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所做出的贡献直到朱由校所处的时代,依旧被许多日本人所津津乐道。

    不过眼下除了因科举不第而失落异乡的陈元赟,戴曼公正在杭州潜心研究老师龚廷贤留下的医学著作准备参加今年的医学提举司选拔。朱之瑜则因长兄朱启明就任南京神武营总兵,恰好就寄居在兄长家中。

    踩着细雨刚刚打湿过的小道,换了一声素色长衫的朱由校正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南京城春雨刚过时的别样景致。

    他小朱皇帝可没那份cao劳国事的自觉,即便是成立殖民公司这等大事,他也一股脑地全都推给了李永贞、郑芝龙和徐弘基等人,毕竟,这事情说来简单,可因牵扯到的各方利益众多,再加上李国助还远在日本,真运行起来也不知还得登上多久。

    本来今天是想去看看被关在牢里好几天的袁崇焕和孔贞运的,可就在临出发前,西厂的人来奏,说孔先生数日水米未进,眼下已经陷入了昏迷,袁崇焕的状态还好,但自打入狱后也是不发一言,每天就那么呆愣愣地坐在牢房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一听这话,朱由校顿时就没了兴致,本来他对这二人也没存什么幻想,还是决定任其自生自灭好了。

    于是朱由校就叫上了方正化和金大,又把秘营供奉全都撒了出去负责出行安全,这才换上便装,在一众马仔的保护下先去瞧了瞧仍在养伤的封三翻。

    对于皇帝的到来,封家老哥仨自是表现得痛哭流涕,对着朱由校又是好一番地大表忠心。

    而朱由校更是实在,他见李永贞寻的这处宅子果然幽静,周边又无甚人家,当下便签下一笔银子,命人连同周边地皮一并买下,全都送给了封家哥仨作为养老的宅院。

    他小朱皇帝打击土地兼并是没错,但他打击的都是别人,他自己的皇庄就算是划给军户们耕种,那也是打着低租低息的名头租出去的,除非能在所承包下来的土地上连续给他耕种三十年,要不然这地还是他朱由校的个人私产。zWWx.org

    就算是划给军备部和内官监建设厂坊的那批地,大多数也是他抄藩王大臣们的家产得来的,即便这样,内官监和军备部也是要向内帑交地租的,就算没多少银子,可这里面总是有那么一点“宣示地权”的意思在内。

    从封家的宅院出来,朱由校一行人在一名魏国公府老卒的带领下七绕八拐地向着南京漕运军门所在地就走了过去。

    此番出行,他可不是在学后世影视剧的鞑子皇帝搞什么“微服私访”和“体察民情”,他的目地就是拜访一下这漕运军门,而目标,就是为了那位投奔长兄的朱之瑜。

    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江淮漕运便据此便利得到了蓬勃发展,自隋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视漕运,不仅耗费大量的精力来疏通南粮北调所需的内网道,还建立起了一系列较为完备的漕运仓储制度。

    而漕运军门,便是保护某段河道漕运而单独设立的一级军事机构,又因漕运油水丰厚,这个职务一直都是官场上令人眼热的“肥缺”。

    看着南京这支护漕军衙门门前气势十足的一对石狮子,朱由校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意,一摆手,魏国公府上的那名侍卫老卒便掏出了魏国公府上的拜帖递到了门房上。

    见是魏国公府上的人,门房自是不敢怠慢,跟这群看起来就不好惹的老爷们一一见过了礼,便转身向内通传去了。

    朱由校借用的身份,乃是魏国公夫人的外甥,也就是国公府小公爷徐文爵的表弟。不过虽然是冒用,但要真从徐达那辈上往下捋,倒也不算是他在瞎掰。

    不多时,南京神武营总兵、漕运军门朱启明身着戎服,脸上挂着笑带人从内就迎了出来。

    “哈哈哈!朱某今日一到府衙便瞧见了喜鹊,果然小公子就来了某这里,朱某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见朱启明虽然礼数周全,却丝毫没有将众人请进军门府衙的意思,朱由校啪地一声合上手中折扇,笑吟吟地上前还礼道:“大人过谦了,要不是姨娘姨夫催得紧,本公子倒是想着先跟朱大人好好聚上一聚再说其他。不过既然来了,还望朱大人能将所知倾囊相授,万勿对区区藏私才是!”

    朱由校打着魏国公府的旗号,把自己此行的目地说成了是徐弘基逼着他多多熟悉漕运章程,也好以后为出来任事,为朝廷多出些力。

    朱启明闻言先是一怔,旋即笑了一下再拜道:“望公子明察,某这漕军衙门,虽说官小位卑,可好歹也是大明的军卫,公子身无武职,今又冒然来此,魏国公虽赐下拜帖,但毕竟不是军令,请恕朱某不能放公子入衙!”

    呀喝!

    朱由校还真没想到朱启明也是个硬骨头,这南京城里敢不把魏国公拜帖放在眼里的只怕还真没几个。如此看来,朱之瑜这一家子的头铁、骨头硬果然是有优良传统的,不然朱之瑜也不会三次拒绝征辟而被人称为“征君”。

    不过魏国公府的侍卫老卒哪儿受的了这等轻视,别说他一个小小的神武营总兵,就是南京城里有数的几个世勋贵胄和那几个朝廷大员见了魏国公府上的拜帖不也得恭恭敬敬的。

    再加上这个老狐狸可是知道朱由校真正身份的,一见朱由校面露迟疑,当下也跟着把脸就拉的老长,上前两步呵斥道:“军门,您可看好了,这位公子可是我魏国公府的贵人,老张我劝您还是叫咱们进去,不然的话……”

    万没想到的是,朱启明一听这话,当下也是把脸一沉道:“某念你是魏国公府上老人,本不愿与你纠缠,可你这般说,倒是提醒到了朱某,来人……”

    哗啦一声,几十条大汉自门内冲出,手持各类兵器立刻就堵在了府衙正门前。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