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214章 船,好大的船

第214章 船,好大的船

    等应付完徐弘基,神策军已经全员装炮上车,当四列炮车并排穿过金川门时,围观的全体百姓又爆发出了一阵阵欢呼。

    接下来是以白杆兵为主力组成的步兵方队,与白杆兵以往大量使用刀盾和钩镰枪的混编军阵不同的是,这支经由陆军学院调教后的土司武装现在已经将非长枪类武器大幅度的降到了最低。除了两个刀盾营装备着厚盾跟短刀,其余的士卒则全部装备上了统一制式的长矛。

    这倒不是说白杆兵原来大量装备带有钩镰的长枪不如长矛好用,而是这种白杆长矛本就是是秦良玉根据其本地地形地貌特点而创制的武器。

    其原本长杆枪尖上带刃钩环在作战时可砍可拉,铁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在四川那种多悬崖峭壁的地方还是非常适宜的。

    但也正是其枪尖上的钩环所限,白杆兵在结成密集方阵时,很容易造成前后左右的互相影响,在面对骑兵密集如墙的冲阵时,白杆兵的士卒们很难从容地调整武器。

    而一旦武器在狭小空间内互相干扰,白杆兵的刀盾长矛混合方阵便很难做出整齐划一的刺击动作。

    所以,皇家陆军学院的教习在反复研究后,果断对白杆兵的现有装备进行了一次大换装,除了全员取消枪头跟矛尖上的钩环外,白杆兵的将士们也全员换装了最新打造出的棉甲。

    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与朱由校有限的历史认知出现了偏差,但稍一琢磨就能知道,白杆兵的将士虽然在作战勇气上高出卫所军一大截,但四川土司有限的财力与一个帝国金融体系供养出来的正规军还是会有很大的差距。

    这也正是朱由校在远征漠北跟辽东时只将白杆兵作为威慑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直到现在,这支白杆兵还有一营千人的将士保留着原本的旧有装备,但他们更多只在交战时进行散阵搏击,并不会不充当密集方阵的主体力量。

    如林的长矛方阵踩着整齐的步点,这种如墙而进的密集阵型所带来的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并不比静塞军骑兵差上多少。

    再加上铁灰色的棉甲与碟盔更将军阵衬托得庄严而肃杀,一众百姓更是看得大呼过瘾。

    当最后一个千人方阵行进到了城内,朱由校放下已经有些发麻的手臂还剑入鞘道:“诸公,今日除了检阅这陆上诸军,朕还有一份大礼等着诸位一同观赏,不知诸公可有兴致随朕至江边一观啊?”

    皇帝卖关子,群臣跟勋贵们自是乐得奉承几句。

    笑吟吟地接受了众人的配合,朱由校便在一众亲信的护卫下缓缓走下了城墙。

    等众人来到城外,只见静塞军将士早就绕道神策门再度集结了起来,与刚才略显热烈的军阵相比,此时的静塞军方阵显得那样肃杀而沉寂。

    “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徐弘基看着眼前的这支军队,不由自主地引用孙子兵法上的这句明言赞了一句。

    以他统兵多年的眼光看,这样的一支万骑,在战场上足矣一战将南直隶十万卫所军打上一个落花流水。这皇帝究竟施了什么咒术,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调教出了这样一支铁军出来!

    “陛下,有此雄师,我大明何愁建虏不灭,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魏国公带头,一众大臣也齐刷刷地高呼万岁起来,周围的百姓虽不明就里,但见贵人老爷们都喊,也都跟着嘶声高喊了起来。

    等到呼喊声停止,朱由校翻身骑上了战马,笑了一下问向徐弘基,“魏国公,您是骑马还是乘轿?”

    徐弘基闻言先是哈哈大笑两声,然后行了一个标准的击胸礼道:“陛下,老夫虽年近六旬,但平日里还真就没有乘轿的习惯;莫说骑到江边,只要陛下但有驱策,老夫仍可为陛下上阵杀敌!”

    “哈哈哈哈!”

    “好,好,好!魏国公府不亏是我大明武勋第一世家,中山王天上有知,也定会倍感欣慰!好,只要魏国公的勇武之气不减,我大明何愁天下不治虏患不平!来人,将朕的御马赐予魏国公!”

    大家都是聪明人,仅在三言两语间,朱由校便已经向徐弘基表明了朝廷对魏国公府的态度,徐弘基也向朱由校表达了魏国公府的忠心。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开到江边,随着日头逐渐挂到了正中,此时江面上的水雾之气却更加浓厚,rou眼看着江面上的行船,也只能影影绰绰地看到一个大致轮廓。

    这段江面的走向是南北向,江边也是有外城墙护卫着的,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段城墙上的守军早已被朱由校带来的天子亲军替换了下来,一个个全都瞪着眼睛警惕地观察周边一切异动。

    又等了大概三炷香的时间,围观的百姓已经开始出现了躁动,许多人已经开始低头私语,纷纷猜测此行究竟是要看什么。

    方正化眉头微皱,刚要命人制止百姓的喧哗,朱由校却把手一摆道:“无妨,谁也没料到江面上会起这么大的雾,再等等吧!”

    李永贞很会掐时机地递上来了单筒望远镜,见徐弘基等人尽是一脸的艳羡神色,朱由校笑了一下对李永贞说道:“你这内官监大总管倒是会过日子,没见魏国公等几位重臣都看着那吗?带来多少望远镜,都给朕取来就是,大家串换一下也就够了!”

    李永贞赶紧叩拜领旨,忙去安排人去张罗了。

    随手将手里的望远镜递到徐弘基的面前,见大感激动的魏国公再三推辞,朱由校笑了一下说道:“这物什本来也是要遍赐各级将官的,魏国公统御南直隶三军,这副望远镜乃是军备部为朕特意打造的,配给魏国公跟朕的南直隶行军大都督,自是物尽其用!”

    就在这君臣二人互相推辞的时候,只听人群里有人指着江面高声喊道:“那是什么?”

    “船!”

    “大船,好大的船!”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