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186章 淑侪的选择(一)

第186章 淑侪的选择(一)

    打定主意,命人叫来王体乾,朱由校很有些玩闹之态地一边晃悠着椅背,一边对他说道:“拟诏,晓谕内阁、七部堂、五军都督府及辽东、宣大、山东、三边各行军都督府:即日起,成立克虏、定边、靖海、威远四大炮军并改神机营为神策军,以张之极为克虏军总兵、满桂为定边军总兵、黄德功为靖海军总兵、尤世威为威远军总兵,各归辽东、宣大、山东、三边都督府辖制。以周遇吉为神策军总兵官,可为天子亲军。”

    “各军既定,以西夷人公沙的西劳为炮军总教习,于京西皇庄择一良地为新式火炮试验、cao演之所为各军表率,号镇西营。各军可于各地卫所、边军、京营抽选精锐并募勇士,各划班次前来研习并cao演炮阵。”

    “命黑云龙为漠北总兵,以黑名孝为青城守备,辖大宁、青城二地,并命张献忠、呼延震为漠北护军正副都督,皆归内廷辖制。”

    各总兵官的任命,原本还得内阁、五军都督府、兵部共同商拟权衡后才能最终确定下来,最后才是司礼监批红用印。

    可朱由校那道“战时行非常之法”的诏命一直就没撤回来,借着热乎劲没过,他又懒得再等这群文臣武将在哪权衡再三的去磨叽。

    而且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各炮军的统兵将领几乎都是天子嫡系,那神策军更是直接划拉进了天子的亲军队伍。至于那个西洋夷人,更是得靠着天子宠信才能在大明立足。如此一来,又会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在这个时候忤逆皇帝的心意。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至于文官集团,呵呵,厂卫屠刀上可还有血迹未干。

    再说,这朱由校可不好忽悠,倒是有人曾经拿什么“天子左右不宜有持利器之人环伺”。但这说话之人直接就被叉出去赏了好一顿的廷杖。

    所以,被连番打压跟屠杀几轮的大明文官们已经不具备实力,也没有精力再去阻止皇帝染指军权。加上朱由校先通过补发饷银和军功爵制在军队中建立起了信誉,又以亲征和平叛在军中树立起了个人威望。别说现在的文官集团,就算被朱由校重用的宦官集团对军权也是无法染指,原本一个个威风八面的太监监军此时倒更像是这些丘八大爷们的“奶妈”,平日里也只能管管谁的饷银发得少了晚了,哪家的将领又冒领军饷的那些琐事。

    而朱由校也深深体会到了军、政、财大权集于一身的好处跟快感,虽说作为后世人他深知这样的弊端,但站什么山唱什么歌,已经成为这个帝国最大既得利益者的他,此时可是十分舍不得再分出哪怕一点点的权力出去。

    加上在这个时代,身为天子即便有错那也是没错。

    没见前阵子有几个地方报上了灾荒,钦天监忙活了半天,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不法之官凌民,天降灾以警陛下”。

    于是,震怒于自家百姓被官员欺凌的大明皇帝连发数道诏命,这几个地方更是被厂卫里里外外的查了数遍,最后,当着群情激愤百姓的面,几十颗人头这么一砍,这群犯官和一批罪大恶极的地主豪绅的家这么一抄,官府再开仓放粮这么一赈济,一场场只差一点就兴起的民乱也就顺顺利利的给压制了下去。

    对于此事的处理,朱由校表示很满意,既然天子无错,那错的就肯定是这群代替天子牧民的官员;既然皇帝承天受命,那肯定是官员里有人欺瞒了皇帝又欺负了百姓,老天爷这才给自己的“亲儿子”提了个醒,叫他好好清理清理这群人渣。

    话题扯得有些远了,转眼过了几天,今天的黄历上可是写得清清楚楚,天启七年五月廿八,宜嫁娶、祭祀、入宅,忌开市、开仓……

    自从朱由校乾纲独断地执意迎娶淑侪为皇贵妃后,礼部的大小官员们先是拟定了整个大婚的礼仪规范,又在京师并不安慰的情况下布置起了大婚现场。

    按大明皇室以往的规矩,一应的仪仗、女乐都应布置在乾清宫。正殿内,皇帝送给老丈人的一应礼物和“问名”的诏书,也会一一摆放好,只等吉时一到,皇帝指定的宣制官捧着诏书前去迎亲。

    可朱由校的大婚又跟以往不同,淑侪的身份是蒙古大汗林丹汗的王女,迎娶她自是不能千里迢迢再跑去林丹的王帐纳采、问名。

    又出于安全考虑,朱由校和淑侪一回到北京便齐齐搬进了西苑,这迎娶皇贵妃的流程也就变成了从西苑北大门绕个半圈再从南大门返回。

    而那座凤仪宫,其实不过是在西苑原有殿阁的基础上稍稍扩建了一些。

    淑侪的身份是皇贵妃,可改扩建过程中,主办此事的李永贞在宫室的形制、规模和屋舍配置上都有明显逾制的嫌疑;面对工部和礼部官员弹劾他李总管的奏折,朱由校犹豫了再三,还是在口头上对他进行了申斥,可对已经建好的部分,朱由校还是打着“不可靡费帑银”的借口给搪塞了过去。

    吉时将至,钦天监监正精神抖擞地站在了惟扬殿前的丹陛上,在他的面前,已经扩建了数倍的广场上密密麻麻地已经站满了前来观礼的朝廷大员、皇室宗亲、勋贵和一众追随皇帝出生入死的有功将士们。

    要是只有一众礼官和朝廷大员、皇亲和勋贵们,这座广场还是略有富裕的,但朱由校坚持要在迎娶淑侪的典礼上封赏众将士,郭允厚跟李永贞这两个外朝跟内廷的“财神爷”一合计,干脆就把这座广场给扩建了七八倍。

    钦天监监正一脸兴奋地向众人宣布了吉时已到,朱由校身穿十二旒冕服,在方正化和一众亲信侍卫、太监们的簇拥下,在一阵礼乐声中缓缓走到了大殿前的龙椅前坐定。

    这群王公大臣们还好些,毕竟或长或短的总能见到皇帝一面,可这群从战场上下来的将士们可就不一样了,虽说里面有不少人也是见过朱由校的,但在这等盛况下能这么近距离的看见他们奉若神明的皇帝,只怕这辈子也只有这么一遭了。

    当下,还没等礼部跟鸿胪寺的官员们喊话,一众将士皆以右拳击打胸甲,口中更是齐齐山呼“大明,万胜!大明,万胜!”

    被他们这么一搅合,好不容易逮着个在皇帝面前露脸机会的鸿胪寺官员们几乎要急得哭出了声来。

    但谁都知道,皇帝就是喜欢这群兵痞,不敢招惹这群军爷的鸿胪寺上下也只好把气撒到了其他观礼的官员和勋贵身上,大呼小叫的指挥他们按着规定区域站好,尽量维持一下现场的秩序。

    而朱由校先是一愣,旋即竟起身离座,跟着众将士一起振臂高呼了起来。

    直到一众官员、勋贵和皇亲们在各堂口大佬带领下开始伏地叩拜、高呼万岁后,将士们这才止住了激动的心情,也全部单膝跪地,口中更是连称“陛下万岁!”

    眼见已经乱了套,朱由校摆了摆手,直接命宣制官直接宣诏,诏书的内容无非就是任命迎亲的正、副两位天使,毕竟即便是迎娶皇后,身为皇帝的朱由校自是不可能屈尊降贵的亲自登门迎娶。

    西苑,整修一新的高大宫门前,贵英恰作为察哈尔部送亲正使也是一脸喜色地站在门前迎接着前来大明迎亲正使闫展明等人。

    而早就安排好的围观百姓则把贵英恰跪接大明迎亲天使又恭恭敬敬的奉旨、受礼、谢恩等全套环节给看了一个清楚加仔细。

    一套繁琐的礼节下来,本次大婚的主角淑侪身着盛装,在一众宫娥嬷嬷的服侍下缓缓登上了迎娶她的六马车驾。

    宽大的车厢内,淑侪轻轻撩开盖头的一角,瞪着青春而懵懂的一双灵珠透过马车侧窗的缝隙好奇地看着街道这一侧密密麻麻看热闹的百姓。

    天子驾六,迎亲的马车每过一处街口,等在两侧的百姓便会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山呼万岁,更有一些人就在路边摆起了香案,频频向着头顶天空祷告着什么。

    淑侪心中明白,这些大明百姓的叩拜和尊敬不过是因为自己嫁给了那个男人,是因为自己大明皇贵妃的身份,至于自己那黄金家族嫡系后裔和插汗王女的身份,只怕对这些百姓来说还没他们皇帝打个喷嚏来得更实在些。

    毕竟,如果自己没有大明皇贵妃这个身份,这些大明百姓只怕会把自己当成是草原蛮夷,他们皇帝的喷嚏喷在脸上,他们却能很是炫耀地告诉别人自己跟皇帝凑了个照面。

    想法虽然荒谬而可笑,但却又是不争的事实。

    叹了口气,淑侪洁白的贝齿轻轻咬了一下粉嫩的唇边,临行前母妃的交待似乎又在她的耳边响了起来。

    “父汗……”

    轻轻呢喃了一声,纤长白皙的一双柔荑用力捏紧了衣角,等再松开时,这位因政治联姻而远嫁的蒙古王女也终于在心里下定了决心。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