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144章 对决

第144章 对决

    曹变蛟在阿济格的六千步卒开进既定的阻击区域后,他曹小将军展示出了自己真正的目的,向对面的女真人呲出了自己带血的獠牙。

    自喀喇沁青城出兵之日,这支一直跟在他身边征战的漠北护军经过与蒙古人的连番血战,在实战的洗礼和一次次血的教训中已经完成了从草寇到职业军人的蜕变。

    随着曹变蛟的一声令下,各式型制不一的大小火炮被他麾下士卒推到了军阵两侧,这些火炮,除了漠北护军原本装备的那一批,更多的还是从蒙古各个大小部落中打劫来的;跟他暴增的兵力一样,这些火器火炮不但没因连番大战而出现损耗,火炮更是增加到了一百二十多门,单从数字上看,漠北护军火器和火炮的装备率竟然比陛下的静塞军还要高出了不少。

    而曹变蛟之所以放任阿济格的军队完成列阵,打的便是狠狠给他轰上一波的主意,八旗的悍勇久居辽东的曹变蛟自是领教过的,即便自己这边都是骑兵,但漠北护军连番征战下其实已经到了一个极限,招降来的蒙古人打打顺风战还可以,一旦战事受阻,这群二五仔不是撂挑子跑路就是直接又会反水;加上自己这边的火炮射程实在是不堪,不把这群鞑子放得近点,估计也就能听个响。

    曹变蛟就是要把这东北向的战事搅浑,然后,才是他曹小将军真正登场的时机……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这个简单的道理,自曹变蛟懂事之日起,曹文诏就一直在他耳边灌输;再加上阵斩敌酋的巨大荣耀,曹变蛟跟张献忠、呼延震一提出这个想法,其余这两个疯狂的家伙没做任何犹豫就应承了下来。

    为了保障这一击的顺利,三个疯狂的家伙从大军中挑出了同样疯狂的一千二百人作为突击力量,最强壮的战马,最锋利的马刀,最厚实的战甲……只要军中能提供出来的任何物资,只要对突袭努尔哈赤本阵有帮助的任何物品,全都一股脑地装备到了这一千二百个死士身上。

    而最先发动的,却是年轻气盛的多尔衮,初领大军的十四贝勒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那股狂热,再加上对面的皇纛之下便是能叫他力压众兄弟,助他登上大金汗位的蛮子皇帝,叫一直渴望着如父汗般建下不世基业的多尔衮又如何能再压制得住心中那头叫做野心的猛兽。

    沉闷而短促的牛角号声响起,八旗中最为精锐的这支骑兵完成了冲锋前最后的结阵,后世皆称赞八旗以骑射博取天下,这也紧紧是针对八旗里面人数最多的轻骑而言,八旗真正的精锐,便是他的重骑兵和重步兵。

    对此,徐光启曾有评价:“臣又见在辽回还人等,言贼兵所带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铁,马亦如之……”

    而八旗重骑兵较少的原因除了造价高昂,跟辽东多山岭也有很大的关系,在这样的地区内进行作战,重步兵发挥出的能力反而要比重骑兵要大。

    八旗重步兵的代表便是摆牙喇精锐,行军时为了节省体力,这摆牙喇兵也全部骑马而行,只有到了战斗时才会下马步战。

    也正因八旗的重骑兵、重步兵皆披重甲,又因为辽东明军的火器实在不堪,所以在明金两军对垒时才会出现很多明军火器无法破甲,即便破甲也仅伤皮rou的记载;其实这里面说的大多都是八旗中的重甲步骑,对普通的八旗士卒来说,明人的火器其实还是如同梦魇一般的存在。

    而努尔哈赤交给多尔衮统领的这支重骑兵更是八旗重骑之中的翘楚,其每名战士都是从白摆牙喇侍卫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后金军队中,每一牛录一百个披甲甲兵当中,有四十名红甲,十名白甲,五十名黑营,由此也能看出,老奴拼凑出的这六千重骑该是何等的精锐!

    女真重骑的阵型和战术也充分结合了八旗善射的特点,临战时,其往往先采取守势,以一个或数个密集方阵用强弓进行一波又一波接连不断地齐射来打击攻向己方的敌人,因八旗子弟本就善射,百步范围内,其恐怖的箭雨足以大量杀伤敌军。

    等到敌阵被打散、打乱之后,女真重骑才会以严整的冲击阵型对敌人展开攻击,在快要接近敌人时女真重骑还会再施放一轮齐射,然后再以大刀长矛与敌人格斗,又因辽东多山,女真重骑兵极少有机会和条件与敌人展开大规模的骑兵对决,所以其小股搏击近战的能力也十分出色。

    与之相对的,静塞军虽然也注重骑射的威力,但更多时候只将骑射当作袭扰、打乱敌阵的一个手段,为了保持高机动性,除了一人三马的高规格配置,静塞军的披甲更多注重的是人体的要害和马匹的正面保护来确保发起冲锋时的正面防御;在护住周身要害的同时通过减少非必要的防护来保持冲锋时仍留有一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再加上静塞军的墙式冲锋更强调的是整个骑兵队伍的纪律性和整个线阵的协调性,对骑术的要求虽然在明军中已经拔尖,但绝对不是成为一名合格的静塞军骑兵的必要条件。

    这也造就了静塞军十分像是一支后世拿破仑时代横行天下的那支法国胸甲骑兵,而深知法国胸甲骑兵劣势的朱由校也知道,这样的骑兵部队既没有枪骑兵的冲击力,也不具备全甲重骑兵的防护力,机动性更比不上轻骑兵,但在这个火器威力不足、明军骑术普遍不高的时代,这种兼具重骑兵特点又留有一定机动性的骑兵部队在发起集团式突击时还是具备极强的作战优势。

    这片十分适合大规模骑兵对战的平原地带,拥有远程火炮支援的静塞军在对战初期便可以抵消掉女真人的骑射优势,逼迫其放弃惯用的守势来主动发起攻击。

    在这一点上,年轻的多尔衮也是看得十分透彻,所以在骑兵完成结阵后,多尔衮将战刀一挥,直接就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这边的女真骑兵刚要启动,早就调整好炮位的张之极也立刻下达了开炮的命令,百门铜炮齐齐喷吐着火舌,把一发发开花弹朝着女真骑兵密集的方阵中砸了过去。

    只这一轮齐射,女真重骑便被轰倒了不下五六百骑,多尔衮见状气的双目欲裂,命令各阵保持好队形的同时,也同时提高了冲击的马速。

    而张之极也就只能过上这一把干瘾,毕竟明军所剩不多的炮弹也就只能维持三轮齐射。

    无奈之下,张之极只好再次命人装填上了石头弹,再掺和十发开花弹进去来保持持续的火力输出。

    见明人这种厉害无比的开花弹轰击一下少了下来,正在马上疾驰的多尔衮不由得露了一个笑容,他十四贝勒相信,只要让大金的铁骑冲进明军的战阵,对己方骑兵战力十分自信的他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大金的。

    冲锋号声响起,朱由校还真就不敢放任多尔衮的重骑兵冲杀到自己的阵前,虽然自己这边还有三千装备着新式燧发枪的火枪队护卫,但缺少长矛兵护卫的火枪兵又能对身披重甲、高速而来的重骑能造成多大的伤害?

    五千静塞军骑兵快速完成了结阵,在各级军官的呼喝声中,密集的三排线阵几乎以相同的马速开始缓缓移动起来,马蹄踏过,在一阵齐整的隆隆声中,整个大地仿佛都在有规律的震颤起来。

    在军号的调节下,静塞军在距离女真人二百步时开始了提速,后方的炮兵也开始调整炮口开始轰击敌阵。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一百五步时,女真骑兵已经开始张弓,而装备了轮滑弓的静塞军骑兵斜向着敌阵方向完成了已方的第一轮齐射。

    至一百步时,刚刚经历了一轮箭雨打击的女真骑兵终于松开了扣紧的弓弦,而静塞军的第二轮箭雨覆盖又稍早了一些倾泻了下来。

    听着身旁不断有人因中箭发出了哀嚎,多尔衮将身子又向着马背贴紧了几分,心中更是暗骂明人什么时候有了能射这么远的强弓。

    五十步,双方在完成两轮对射后,女真骑兵纷纷收起弓箭,将大刀和长矛平端,做好了与敌对撞的准备。

    静塞军这边也没有再用三眼铳去完成最后一轮轰击,毕竟这玩意面对重甲骑兵时的伤害几乎可以忽略。

    “执盾!平枪!”

    第一排的静塞军骑兵全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每人都练就了单手持枪与敌对冲的本领,而铁盾,则是为了在第高速对撞冲击下能够最大限度保护己方的手段。

    随着“轰”地一声巨响,两支同样精锐的骑兵就这样结结实实地撞击在了一起,战马和战马之间、人体和武器之间、战马和人体之间在同样高速对撞下发出的声音并不比开花弹爆炸时所发出的声音小到哪里去。

    这种势均力敌、同样为精锐的骑兵对决并不像后世影视剧中表现得那样精彩。

    五千静塞军铁骑在女真六千骑的这一轮冲击下同样损失极重,那支铁甲洪流真的就如两股急流般在相撞的瞬间激起了一道高高翻起的巨浪,这一轮的对撞冲击直接就收割走了双方两千余人的性命。

    女真重骑的三个方队直接就被滚滚而来的静塞军铁骑淹没于无形,而静塞军第一线阵的一千五百骑也仅剩不到八百人还能再次端起手中的长枪。

    七百比一千四,在这样的战损比下,静塞军根本谈不上什么优势,只需仔细分辨,便可发现第一线阵生还的八百骑几乎人人带伤,不少人的小腹和肩膀处就这么插着一柄柄已经折断的女真骑枪,有的人所受刀伤更是深可见骨,若不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意志在那强撑着,静塞军所遭受的损失差不多跟女真重骑就是相等的。

    深深吸了一口凉气,朱由校这才真正见识到了八旗精锐的真正战力,果然不愧是能够横扫辽东,日后还会鼎定中原的绝对精锐,这等恐怖至极的战力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顶尖存在。

    而同样感到惊叹的还有多尔衮,明军骑兵这种密集的线阵冲锋不但气势十足,如此排山倒海般的三阵强袭还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攻击波次,只要自己这边任何一阵出现些许松动,那么等待己方的也就只有三轮铁蹄绝对无情的碾压。

    “蛮子皇帝什么时候有了这样一支厉害的骑兵!不行,今天即便全军死光,这支恐怖的骑兵也必须全部留在辽东,绝对留他不得!”

    感叹静塞军战力强悍的同时,另一个念头也在多尔衮的脑海中闪过,结阵的牛角号被再次吹起,剩下的女真重骑全部依令再度结阵,并没有顺势去冲击朱由校的本阵。

    看着敌我两支骑兵再度发起又一轮的冲击,已经准备叫火枪队射击的朱由校缓缓放下了已经抬起的右手,向着马祥麟那边看了一眼,最终还是忍住了叫他领人再冲杀过去的想法。

    第二轮的冲锋双方的骑兵全都很是默契的没有进行箭雨覆盖,又因在第一轮对撞中几乎损失掉了全部的骑枪,两支骑兵队伍或抽出了雪亮的马刀,或将三眼铳等钝器高高抡起。

    同等战力骑兵冲杀就是在用一条条人命进行着互相交换,若不是静塞军密集的攻击阵形抵消掉了女真重骑在骑术优势,即便强如静塞军也终会在这场对战中败下阵来。

    但胜利女神还是或多或少的偏向了朱由校这个穿越者,多尔衮二次指挥女真重骑冲向静塞军的做法不过是个虚招,他十四贝勒虽然年少,但终究是后金这一辈中才智高绝的年轻翘楚,他的心里比谁都清楚,想要在这里彻底解决掉静塞军,没有什么手段比直接干掉他们的皇帝来的更有效。

    随着数声尖利刺耳的呼哨声响起,一阵近五百人的女真重骑纷纷施展开高明的骑术,以极快的速度汇聚到了多尔衮的身边。

    八旗重甲骑兵中的白甲精锐,这五百骑乃是后金绝对精锐中的精锐,每个人都具备百人将以上的武勇,即便是刚才与静塞军的两轮对撞与对砍中,这五百骑也不过堪堪折损了几十人而已,而这五百骑,便是多尔衮对朱由校实施“斩首行动”的最后王牌,多尔衮相信,在这世间绝对不会有第二支骑兵能在正面对抗中挡住这支骑兵的决死一击。

    看到多尔衮居然脱离本阵亲自领着精锐冲向的自己的本阵,朱由校居然露出了一个十分古怪的笑容,这倒不是朱由校真的认为本阵的火枪队能够将这支精锐重骑全部射杀,或者依靠已经人困马乏的马祥麟部能够将其全歼。

    正如多尔衮所想一样,朱由校也不认为己方能有抗衡八旗精锐骑兵亡命冲锋的部队,但人做不到,并不代表就没有对付这支骑兵的法子……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