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91章 再坑亲戚

第91章 再坑亲戚

    黑色的铁盘架在通红的炭火上,平铺上面的rou片发出了一阵滋滋声,一双檀木长筷夹起几块半熟的烤rou,一滴热油就沿着rou上的纹路慢慢滑落到了铁盘上,瞬间又发出了一声令人心动的滋啦声。

    朱由校看了看rou片成色,又将rou片放回到铁盘,顺手拿起桌上的一大盘葱丝,一股脑地全都扣到了铁盘上,等他将葱丝拨开,早就熟悉了门路的方正化又赶紧在这打上两枚鸡蛋。

    待rou熟的差不多了,朱由校又抓起大一把香菜撒到了盘中,拿长长的筷子将这一大铁盘的rou仔仔细细地搅拌均匀。

    早就端着碗守在一旁的张献忠见状,先吞了一口口水,抻着脖子向铁盘看了两眼,这才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能吃了吧!”

    把长筷在盘边磕了磕,朱由校冲众人点了点头,又轻轻嘀咕了一句:“有点辣椒面就更好了!”

    见自家皇爷同意,张献忠终于再忍不住,上去就夹了一大筷子,他也顾不得烫,上去就是一大口咬了上去。

    “嘶嘶,哈,唔唔!香,香啊!”

    张献忠嚼着嘴里的rou片,鼓囊着腮帮子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卢象升夹起了几片rou,先细细的闻了闻,烤熟牛rou的薄片本就香气四溢,提前又被酱油、黄酒、姜汁腌制过,也变得更加入味、鲜咸。

    卢象升的馋虫也被迅速勾起,轻吹了两下,也将rou片送入了口中。

    宽大的帐篷内,朱由校跟几位重臣大将就这么围坐在一个大号铁盘边吃着烤rou。

    今天试炮炸死了几十头肥猪牛羊,军需官杨光夔觉得扔了也是浪费,于是大笔一挥,又买来一些牛羊来给各营将士改善伙食。

    至于皇帝的这种吃饭方式,方正化原本是极力反对的;直到朱由校一到饭时就端着大碗凑到各营将士的营帐中去蹭吃蹭喝,老方无奈下也只好由得皇帝去了。

    今天皇帝只跟几名将领凑在一起开“小灶”,这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抬头看到杨光夔正愁着一张脸被张献忠和黑明孝夹在中间,端着的小碗里却是连半点rou星都没一点;朱由校嘿嘿一笑对他说道:“表哥,你夹在这两头饿虎中间,自是要比他二人快上一些才能吃上这烤rou。”

    杨光夔闻言尴尬苦笑,索性放下碗筷说道:“陛下说笑了,臣午间吃得多了些,此时倒是不饿。”

    杨光夔,明神宗嫡长女荣昌公主朱轩媖与驸马都尉杨春元的长子,自杨元春亡故后,他荫袭锦衣卫指挥使,自幼便喜欢研究兵法;朱由校降旨在西苑编练新军,他是勋戚里第一个报名投军的,就为这事,荣昌大长公主还跟朱由校闹了好一阵子的别扭,后来实在拗不过自己的儿子,这才允许他加入天雄军,而条件是他绝不可以统兵作战。

    而杨光夔也是争气,虽是实打实的皇亲,在天雄军中却一点没有架子,训练也是一样不落,就连卢象升对他都是赞不绝口。

    因他是天子表亲,在营中负责军需后勤时又能做到廉洁公正,别的部堂又不敢轻易糊弄这位小爷,所以这天雄军上上下下对他也是心服口服。m.zwWX.ORg

    放下手里的碗筷,朱由校擦了擦手,端起手边的黄酒抿了一口,对杨光夔说道:“表兄,朕这里有个差使,思来想去之下还是觉得表兄去才是最为合适,只是不知表兄可愿为朕分忧?”

    杨光夔的心咯噔了一下,心道自家表弟这顿饭还当真是不好吃的,可皇帝有命,当臣子的听吩咐就是,当下拱手道:“陛下但有吩咐,臣自当万死不辞!”

    点了点头,朱由校说道:“林丹汗虽许诺嫁女,却迟迟不见行动,闫展明昨日派人送信,说察哈尔部有大规模迁徙的迹象,据他打探出来的消息综合分析,等明年开春时,这林丹汗必会大举西迁,而其一旦成行,又必会对哈喇慎部和土默特部等右翼蒙古势力发动攻击。”

    “对朕这位未来的岳父,咱大明可是不得不提前防范啊!”

    “所以朕想请表兄前去右翼诸部走上一遭,一来代表我朱明皇室对各部加以慰问,二来可提醒一下这右翼各部,对林丹汗这种破坏草原团结的行为要早做防范。”

    杨光夔闻言,心下倒是稍稍安定了一些,这蒙古的右翼各部本就与大明往来密切,自己这个时候前去也不会显得唐突;可陛下怎就突然如此好心,还担心起草原蒙古各部的团结来了?

    “陛下但有差遣,臣愿领命,只是不知,此行前去,诸部若是请大明发援,臣当如何应对?”

    先接下了皇帝的差事,杨光夔也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又端起酒碗喝了一大口,朱由校笑着说道:“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前阵子不是淘汰下了一大批火器和火炮吗!这回炉重造的成本也不比新造一批省上多少,表兄此去,可明告诸部头领,若有所需,我大明倒可将这些火器便宜出售;即便没有金银,拿牛羊马匹来换也是可以的。”

    “至于要我大明发兵援战嘛!”

    摸了摸鼻尖,朱由校嘿嘿一笑说道:“告诉他们,朕与林丹汗乃是翁婿,哪有女婿帮着他们打丈人的道理;不过嘛……”

    听到皇帝的话里还有转折,这下连卢象升和张之极等人也都放下了碗筷,也想听听皇帝会怎么在不与察哈尔部撕破脸皮的情况下来援助右翼各部。

    见众人看向自己,朱由校嘿嘿一笑道:“不过嘛!只要他们出得起钱,我大明还是有许多热血儿郎乐意志愿参战保卫各部利益的。”

    “就比如说,内官监现在就收编了好几股实力不俗的草原马贼作为商队护卫;还有孙传庭在西北整顿边军、招降流寇组建的‘回回营’和‘革里营’,这些都不是我大明的正规部队,最多算是民团乡勇。”

    “所以他们要是肯出钱,朝廷当然不会去管这些大好男儿靠着自身武勇来赚些血汗银子的。”

    前阵子孙传庭来信,说在整顿绥德、延安、固源三地军务、政务之时,在绥德边军里拔擢了一个名叫马守应的回族小旗官。

    因三边军政府以雷霆手段处置了一批坑害回族人的官吏,原本想带着族人逃到甘肃做流匪的马守应率全族投靠了孙传庭;这马守应不但将族中壮士编成一营,还单人独骑的劝降了好几支与朝廷对抗的回族武装。

    而孙传庭也不含糊,得到朱由校全力支持的他不仅大手一挥免了这些回族边民五年的税赋,还将三边军政府的“土改”政策彻底贯彻了下去;更是喊出了“汉、回一体,亲如手足”的口号。

    马守应见孙大都督说话算数,朝廷对待贫苦的回民、汉民又能做到一视同仁,心里对朝廷的最后一丝戒备也被放下,死心塌地的跟着孙传庭在西北打起了“土豪”。

    与马守应的造反未遂不同,绰号“革里眼”的贺一龙那是实打实的拉起了一支队伍,可好巧不巧的,这造反后的第一仗,他就跟刚刚升任秦军后营运粮备御的李鸿基和李过叔侄俩对上了。

    在贺一龙看来,这运粮的明军士卒应该是战斗力最弱的,本想一鼓作气就能拿下这支运粮队的他却不成想一上来就遭到了明军激烈的抵抗;等他察觉到面前的明军十分难啃,想要率队撤出时,早就绕道堵在他后路上的李过领人突然杀出;于是,贺一龙的造反大业刚刚起步,就被李家叔侄直接给掐灭了。

    而秦军的后军坐营威万年见这贺一龙生得勇猛,且其所部又尽是受苦的贫农,当下就生了爱才和怜悯之心。他向孙大都督苦苦求了三天,孙传庭这才命其依着马守应“回回营”的成例,将贺一龙的部下也独立编成一营,专门负责管理秦军招降的马贼和流寇。

    孙传庭的来信便是向皇帝请示,对这不在明军战斗序列的两营士卒该如何安置。

    朱由校对这群人原本还是十分头疼的,全部纳入孙传庭的秦军并不是个好主意,这群人说白了就是一群土匪流寇,一旦进入秦军,会对刚刚成军不久的秦军士卒造成许多不好的影响。

    就这么一直叫他们独立于明军之外更不现实,时间久了,这些人难免会生出山头主义思想,一旦闹出什么幺蛾子只会更难收拾。

    可林丹汗这位善解人意的老丈人又十分“及时”的给朱由校解了难;按他的想法,可以叫蒙古右翼各部花钱来雇佣这些人,即能在实战中达到他练兵的目的,也能将这一群散兵游勇通过利益暂时捏合到一起。

    而为了使其始终能为朝廷控制,还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或者依其军功表现来补录进各处边军。

    对于不想被大明军纪束缚的人,便可继续留在营中作为佣兵,继续刀口舔血挣些卖命钱;对于想要博上一个封妻荫子、马上封侯的人,只能通过出众的表现来争取早日进入大明的军队。

    一旦这些佣兵被选拔进军队,那是肯定会打散到各个镇卫之中,如此一来,不仅对大明的军队是个很好的补充,这些佣兵平日里便可作为商队护卫,遇到战事也能替大明军队背上一些黑锅;更能通过出租的方式把他们送到大明想叫他们出现的地方去。

    众人听了皇帝的话,一个个都低头沉思了起来,卢象升更是思考起这些独立于大明军队之外的武装力量对于朝廷究竟是好是坏。

    杨光夔却在心里嘀咕道:“好嘛!我这表弟不仅向蒙古人贩卖起了火器,更是准备做上了人口生意,这要是被朝中言官御史们知道,估计参皇帝的奏章都能把城门楼子填满”

    也是是明白了皇帝为啥非要他这位大表哥去跟各部首领商谈此事,毕竟自己是皇亲,还是跟皇帝比较近的亲戚,这怎么说,也不会把这等大事泄露出去才是。

    想明白了各中关节,杨光夔也不再犹豫,当下便接下了差使,只等一切准备妥当,他就会直接出使各部,共倡草原团结大计。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