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87章 狠人卢象升

第87章 狠人卢象升

    明军大营,锦衣卫理刑官崔应元忙活了一个多时辰,在这八名后金走私贩子的口中敲出了七份能够完全对上的口供;至于为啥少了一个,却是这厮挨不住酷刑,竟给活活疼死在了刑台之上。

    黑明孝和张献忠依据供述内容,领着夜枭营的一众高手,在厂卫配合下将这支商队一共二十一人全部擒拿。

    一顶特大号的帐篷内,朱由校就穿着便服坐在正中,手里正轻轻翻着那七个走私贩子的口供。

    对面的几排木桩上,二十名商队成员(死了一个)全都被捆成了粽子,为防止他们咬舌,嘴里都被塞上了一团团破旧的抹布。

    那与张之极争抢妓女的商人名叫张大显,乃是女真汉军正白旗备御张大猷的亲弟弟;而这张大猷本是大明广宁卫参将,在天启元年主动率部降了后金。

    张大显本是李永芳的部下,于天启二年奉命潜入北京,负责由陆路向建州走私粮草。

    今年三月,因李永芳女婿武长春谍案事发,这张大显恐受其害,便带着一众手下逃到了遵化。

    因其人颇善理财,这些年通过张家口的八大晋商不仅没少给建奴那边走私粮食和军械,还借着私扣老奴银钱,给自家挣下了一份不小的产业。

    自从八大晋商莫名其妙的消失后,这张大显便觉察情势变得愈发危急;而在得到李永芳遇刺身亡的消息后,他更是觉得不能继续呆在大明了;于是在上个月末,他便与一众亲信携带大量金银赶到宣府,本想寻个机会潜逃出关,可因卢象升所部盘查甚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

    今夜,他本欲出来寻寻乐子,却没成想正撞到了朱由校的枪口上,眼下他更是心念俱灰,只想求下一个痛快。

    起身走到张大显的面前,看着眼前血葫芦一样的大汉,朱由校微微一笑,示意将他口中破布拽了出来。

    干咳了几声,张大显用力的将头抬起,有气无力地对着朱由校说道:“这位小将军,张某,张某自知必死,只求,只求将军能赏个痛快……”

    抬手制止了想要上来抽人的方正化,朱由校微笑着说道:“嗯!很好!你这老小子也算一条汉子;不过尔等潜入我大明足有五年有余,只干巴巴的供出这么几条小鱼小虾,你觉得朕会这么轻轻松松的放过尔等吗?”

    听到面前的年轻人居然敢自称为“朕”,张大显的身体瞬间就像打了鸡血一般,拼命挣扎嚎叫道:“陛下!陛下圣明!陛下饶命啊!”

    “小人也是汉人,也是汉人啊!”

    ……

    “我艹你大爷!”

    听到这狗汉jian居然敢说自己是汉人,被刺激到神经的朱由校顿时暴怒,很是没品照着张大显的下体就是狠狠踹过去了一脚,口中更是直接飙起标准的“国骂”!

    不理会疼的惨嚎不已的张大显,朱由校恶狠狠地说道:“你他娘的这个时候说自己是汉人!”

    “那狗建奴肆虐辽东之时尔等怎么不说自己是汉人?”

    “那建奴杀我同胞兄弟、yin我汉家姐妹之时尔等怎么不说自己是汉人?”

    “你这狗一样的东西,给女真人摇尾乞怜之时怎么不说自己是汉人?”

    “这个时候你跟老子说你是汉人!朕都替你张家先人脸红!”

    从崔应元的手里夺过那条蘸了盐水的长鞭,又狠狠抽了几下,朱由校仍不解气地说道:“把群狗东西在遵化的家小全部给朕抓来,这些人若是老老实实的招供也就罢了,若是不招,哼哼,崔应元,每隔一日,就当着他们面活剐一人,此例不分老幼。”

    毫不理会把木桩摇晃得咯吱作响的这一群人,朱由校又露出一个残忍的微笑,“要是他们想为建虏尽忠,那就连其家人一道,把他们的尸首全部磨成细粉,给朕掺到开花弹里,叫他们好好体会体会什么叫做灰飞烟灭!”

    余怒未消的朱由校高声喊道:“王体乾,拟诏,命十二团营、配合田尔耕,在京畿各府各县即刻展开‘肃jian’行动,上到内阁辅臣,下到各衙徇吏,都给朕细细筛查一遍;有里通外国着,全部下诏狱论罪!”

    “另外,告诉田尔耕,他要是敢借机给朕制造冤案,便与这些东西同罪!”

    “传旨英国公,广发告示到北直隶各地,告诉百姓,凡检举、坐实一名敌jian者,赏银二两、米三斛。”

    “以北直隶行军都督府的名义,严命各县即刻施行保甲连坐制,敢私藏敌jian者,一律同罪,三族不赦。”

    大战在即,为了彻底摧毁女真在大明的情报系统,也只能非常之时采用非常之事;不但要在各级政府中开展全面的清查,民间更要充分发动起百姓的威力,把狗建奴扔进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去。

    见皇帝没什么其他吩咐,王体乾即刻赶去拟旨;而崔应元在得到朱由校的许可后,领着自己的手下拖死狗一样把二十个人全都拖出了大帐。

    又过了一会,刚刚得信的卢象升全身甲胄地急匆匆跑进了大帐,紧接着,军帐外面响起了一阵战马的嘶鸣,显然是赶去各处报信的人马已经准备出发了。

    听方正化简单介绍完了情况,卢象升倒是脸色不变;毕竟,这种双方互派jian细的事情时时刻刻都在上演,比得也不过是谁的手段更高,谁的防范手段更强而已。

    思索了一下,卢象升向着朱由校施了一礼说道:“陛下,臣倒是有了一个主意,也许我们可以利用一下这个张大显,没准还能在他兄长那套出一些情报。”

    听卢象升如此说,朱由校也顿时来了兴致,刚才说要把那张大显挫骨扬灰,更多的就是气话罢了,要是能利用起来,暂时留他一命又有何不可。

    “建斗可细细说来。”

    命人搬过一把椅子,朱由校赶紧问向了卢象升。

    又想了想,卢象升这才说到:“这张大显其实不过是个走卒,其人的作用无非就是给女真搞上一点物资,即便再行拷问,也不过只能供出一些不法商贾罢了,而这走私之事,其实只依靠朝廷的力量,想完全杜绝也是绝不可能的,即便这次朝廷能够打压一批,马上就会有另一批人把这空缺填上!”

    点了点头,朱由校也很是认可卢象升的这个看法。

    见皇帝认可,卢象升继续说道:“建虏困在辽东一隅,因其地粮产不丰,其民除去耕种,还需依靠渔猎,故其民风彪悍、精于射御!”

    “而后金之策,无非寇关劫掠,以劫掠所获,通过海路、陆路走私粮食供养八旗;我朝如今新政初立,尚需固守边防,若相逼过甚,则建虏必会狗急跳墙,即便能胜,亦不过惨胜,并不利于推行新政。”

    “既然擒下张大显这群人,莫不如稍加利用,将其走私线路完全掌控在朝廷手中,甚至可以适当扩大此线规模,如此一来,这建虏的一条重要粮道便握在大明手心,若遇战事,亦可通过建虏所求粮秣多寡,核算其兵力规模。”

    “一旦开战,便突然掐死此线,其一时之间必难再建新线。”

    哎哟!这招倒是当真可行,这不就是后世那些帝国主义国家发动的“粮食战争”吗?

    而且现在的东北,还不是那个盛产稻米的地区,毕竟,这耐寒稻可是直到二十世纪才从日本引进到的东北各地。

    现在的辽东还因为老奴的种族灭绝政策,还有许多耕地处在荒废阶段,而女真的八旗子弟可是完全不事生产地;即便大大小小的八旗地主们通过圈地等行为,各自都是占下了不小的土地,但上面耕作的还是饱受欺凌的汉人奴隶。

    所以粮食的问题不仅困扰着大明,更是一直困扰着后金;明、金之间的这场争斗,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两个不同文明、不同民族间在这段小冰河历史时期为了争夺生存权爆发的一场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是野蛮文明对先进文明主导生存空间发起的一次挑战。

    可大明眼下也缺粮食,总不能为了控制女真人的粮道,就眼睁睁看着大批粮食去喂那群八旗的野猪皮们吧!

    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却见卢象升很是少见的露出一个邪恶笑容,对朱由校说道:“陛下容禀,大明的确缺粮,故而陛下一直鼓励商贾贩卖南洋各地稻米来我大明。”

    “据臣所知,受海上气候影响,这南洋稻米每船损失至少在三成以上,若是遭遇大风,这新米也就成了陈米、霉米,所以商贾对贩米之事一直都是不太积极。”

    这些事,朱由校也是知道的,只是他还是没法把这些与建虏联系起来。

    看到皇帝的表情,卢象升又是一笑说道:“陛下,为了鼓励商贾积极贩米,朝廷何不将他们损耗掉的陈米、霉米一并收购下来,这样便可大量减少不法商户将这些坏米卖给百姓,至于这剩下的坏米……”

    吸了一口凉气,朱由校还是真没想到卢象升不仅想扼住后金的粮道,还要直接把主意打到了这一批批陈米、霉米的身上;现在这个时空,其他人可能只是知道霉米不能食用,但他小朱同志可是知道,只要给这霉米加上点料,那可就会直接“变废为宝”,不仅卖相更好,这致病、致癌的物质只会更多,要是后金八旗常年吃的都是这种米……

    打了个冷战,朱由校发现,自己还当真是有“人格魅力”,不仅张献忠能想出死坑朝鲜的阴招,就连这一向老实本分的卢象升都能琢磨出这么一个损招对付建虏。

    “啧啧!看来老子压根就不是什么好人!”朱由校不由得在心里暗暗想着。

    虽然招数阴损,但素来没什么底线的朱由校对这等对付敌人的手段一向看重的只是结果;只要能帮着他怼死女真八旗,他可不会在乎会被后世加上什么残暴阴险的帽子。

    阴笑两声,算是认可了卢象升的提议,又因这条“走私”线路就在宣大,朱由校便将这事交给了卢象升和李永贞全权负责;毕竟,这等有损阴德的事儿,一旦怼死了建虏,那便一定要全面禁止的,而这群太监实在是太过贪财好利,只有卢象升全面掌握住了,他小朱皇帝也能少受一点良心的谴责。

    不过,这等招数要是只给建虏用了,那岂不有些浪费,那岛国应该也是缺粮的吧!不然怎么一个个都生得那么矮小,要不要给他们也加加“营养”呢?

    就在朱由校神游天外之时,卢象升却是整理了一下衣甲,正色问道:“敢问陛下,那揽翠楼却又是个什么去处?”

    ……

    呵呵,好尴尬啊!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