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天启帝国在线阅读 - 第79章 解绝户

第79章 解绝户

    刘兴祚回到府邸,便立刻将全府上下召至前院;见人到的差不多了,他这才一脸哀容的走到人群前,高声说道:“诸位都是我刘家老人,最短的,也在府中伺候了三年有余;家中突遭此变,刘某已是方寸大乱;然杀母之仇,不共戴天,若不手刃明贼,刘某枉为人子!”

    “就在刚刚,某已请下汗令,不日将尽起族中青壮,兴兵伐明,为家母报仇雪恨。”

    “此为刘家与明廷之私仇,此番兴兵,前途凶险难测;故而刘某已命管家尽取家财,无家眷牵挂,愿随某军前效命者,可至金管家处报名;家中有妻儿老母需要奉养的,皆可领下财帛,自行返乡;此事旦凭自愿,刘某绝不怪罪。”

    说罢,冲着金应魁使了一个眼色,老金会意,上前打开几口大箱,露出了里面白花花的银子。

    过了许久,人群里缓缓走出一名胡子花白的男子,先冲着刘兴祚行个大礼,这才说道:“爷!不是咱老李怕死,实在是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离不开小人,日后只要是爷回了沈阳,只要招呼一声,俺老李还跟爷赶大车!”

    说完,就要跪地磕头。

    刘兴祚见状,赶忙上前,一把将他扶住。

    “李伯快快请起,某已言明,此事旦凭自愿;只是某这一去,生死难料,李伯领了钱粮,便可返乡置地,切不可在此地逗留才是。”

    姓李的老仆闻言,眼中也挂上了一层薄雾,见自家老爷态度坚决,便领了好大一笔银子,又对着刘兴祚千恩万谢了一番,这才向着门口走去。

    见有人带了头,众人也不再犹豫,在金应魁的组织下,都排好了队列,挨个去领银子。

    约过了半个时辰,诺大个院子只剩下了二十几个没什么依靠的家丁、丫鬟,还有几个伺候过老夫人的婆子,也是说什么也不肯离开。

    命自己的夫人弟妹领着那十几个丫鬟婆子去料理老夫人的身后事;刘兴祚又叫金应魁取来大碗,给剩下的十二名青壮家丁每人倒上一碗烈酒。

    刘家兄弟也都满上酒水,齐齐上前一步对着面前的十二人说道:“咱爷们以前是主仆,今日之后便是兄弟,兄弟齐心,同生共死,同进同退;干!”

    说完,刘家兄弟和金应魁皆是干了碗中酒,那十二个家丁见状,虽有些不理解老爷的做法,但也都有样学样的干了碗里的酒水。

    至于老爷说要跟咱们这当奴才的论兄弟,也就是老爷在给俺们脸上贴金罢了,自是当不得真,以后该干啥还干啥就是;可就冲自家老爷这般看得起自己,不消说,以后但有一口气在,那也定要护得老爷周全才是。

    就在刘兴祚大张旗鼓地与众家丁上演着“歃血为盟”大戏之时;院中的花墙后面,一个黑影趁着夜色掩护,悄悄地翻出了院墙,向着老奴的寝宫方向去了……

    可这名黑衣人没注意的是,就在花墙后面的房顶上,有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他的身影消失在了街道中,这才缓缓收起手中那柄细长乌黑的铁钎,口中发出了几声夜猫子的鸣叫,不带一丝动静的退入了刘府后院。

    瞥见金应魁向自己打了一个隐晦的手势,刘兴祚略一点头,命一众家丁守好门户,便拉上自家兄弟,也向着后宅走去。

    老奴寝殿,努尔哈赤端坐在大炕上,打开密探刚刚呈上来的一张字条,借着案几上的烛火仔细地看了起来。

    “戌时三刻,刘爱塔聚家仆于前院,令妻弟收母遗骸归葬,言举兵伐明之意,后散财发众,得忠奴十二,约为死士。”

    合上字条,努尔哈赤又闭上眼睛想了一会,觉得刘兴祚的举动也算正常,隐隐还颇有些破釜沉舟,与明贼不死不休之意;也罢,既然他刘爱塔想跟明贼讨个说法,还有佟普汉、李率泰这两个奴才看着,这辽南就由得他去折腾好了;能干掉那毛文龙自是最好,即便干不掉,左右死的都是那些尼堪,只要能拖住东江也是好的。

    不过为防万一,等他刘家兄弟回乡葬母之时还是应该叫人盯着才是,可派谁去好呢?

    想了半晌,努尔哈赤突然想到一人,“嗯!就叫硕托去好了,毕竟,那个被刺死的宁完我是他旗下奴才,正好借着给这奴才下葬的机会,叫他驻兵辽阳,监视刘爱塔的动向,如果一切顺利,那便一切好说,一旦事情不对,自己这边也能有个应对!”

    计议已定,努尔哈赤的心情还是十分顺畅的,虽说死了两个汉人总兵,可也误打误撞地叫刘爱塔与明贼结下了死仇;要论起能力,这刘爱塔可比李永芳和佟养性强多了,真能死心塌地的效忠大金,倒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当下,心情大好的努尔哈赤露出一抹yin笑,便命人去传阿巴亥,准备先美美的闷上一锅福寿膏,然后再跟阿巴亥这妖精在床榻间好好的“比划比划”。

    此时,在刘府后宅的一处房间内,诺大的屋子却只点起了一盏不大的油灯,刘兴祚正微闭双目坐在屋内正中,而他的弟弟刘兴治则一副焦急模样,正来回在屋内走着。

    “吱呀……”

    随着房门发出的摩擦声,一直守在门外的金应魁领着两名黑衣罩面之人轻轻走进屋内,刘家兄弟见状,皆是上前一步施礼道:“二位贤弟,可真叫哥哥好等啊!”

    来人退去帽兜面罩,不是那沈瑜又是何人;至于那名黑衣人,正是前日在刘府寿宴之上一击杀三贼的刺客;怪不得那八旗兵丁翻遍沈阳城都没发现此人踪迹,任谁也想不到,这刺客居然就躲在要与明贼血拼到底的刘爱塔府邸啊!

    沈瑜微微一笑,冲刘家兄弟拱了拱手说道:“这沈阳城盘查甚严,小弟家中还有个尾巴,倒是费了一些手脚。”

    刘兴治闻言,有些担忧的说道:“崔朱克家的小崽子颇有些手段,倒还真得小心才是。”

    “嘿嘿!二哥勿忧,小弟给他上了些手段,不睡到日上三竿,想来他是不会醒的。”

    沈瑜一脸平静的说道。

    刘兴祚却不理会,沈瑜的手段他是知道的,不说别的,寿宴上自己找来的那名老母替身,正是提前服下了沈瑜调制的药丸,直接进入到了一个任谁都没查出破绽的假死状态;直到现在,还静静地躺在棺材里任人摆布着。

    至于自己亲娘,嘿嘿!就在方才自己遣散家仆之时,在几个忠心耿耿的仆妇掩护下,拿上早就备好的路碟文书,向着城外去了;只要出了这沈阳城,自己那边接应的人马就会立刻带上老母赶往复州,等到了自家兄弟的地盘,那还不是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十三郎,而今事情只成功了一半,这接下来该怎么办?”

    刘兴祚急急的问道。

    沈瑜并未急着答话,而是把头转向那名刺客,笑着说道:“解三哥,临出京前,皇爷可有交代?”

    听了沈瑜的问话,屋内除他以外的几人皆是一惊,这沈瑜是锦衣卫十三太保中的老幺,平日里便唤作十三郎,而他竟然三哥称呼这姓解的刺客三哥,难不成此人是十三太保中的老三。

    刘家兄弟还好,不过是惊讶于这名刺客的地位,更惊讶于明朝皇帝对这件事情的重视;要知道这排名老幺的沈瑜已经这般可怕,这位三太保又会是怎样的存在。

    可颇知锦衣卫内情的金应魁听到三太保的名号,却是面颊滴汗,双手竟也产生了一些抖动;更是声音发颤地问道:“你……你是……锦衣解家!解绝户?”

    这位三太保转过身去,一双锐利的眼睛上下打量了金应魁一番,嘴角挂上一抹邪笑道:“嘿嘿嘿!真没想到!在这关外之地,还有人知道我解家名号!些许虚名,不足挂齿,嘿嘿,不足挂齿!”

    抹去脸上冷汗,金应魁向着三太保施了一礼:“小人李应魁,万历四十二年锦衣卫北镇抚司甲字科三等下,曾得过解常泰解老爷子指点追踪之术,不知阁下是……”

    这三太保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嘿嘿!你原来是祖父的学生,难怪前日能很快察觉到某家塞给你的字条,某叫解雨臣,家父亡故之后便接下了这三太保的名号,已然在北司任职。”

    见这两人叙上了旧,刘兴祚兄弟也对这位三太保产生了一些好奇,先请众人落了座,便听金应魁介绍起了这三太保的家世。

    锦衣卫十三太保,具体是哪个朝代建立起来的已经无从可考,其人员向来只有十三人,并且向来没有定额,只依着各自本事和入职年头划分等级。

    可凡事都有例外,这解家就是十三太保中的例外;不为别的,自武宗朝开始,初代解家家主当上了三太保起,这锦衣卫的三太保便只能由解家最出色的子侄担任。

    这解家的本事更是诡秘异常,所擅长的便是密行潜踪、刑讯暗杀,而且凡是被解家盯上的目标,其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要灭人满门,不分老幼,所以这解家不仅是妥妥的锦衣世家;更因其手段酷烈,下手凶残无比,在这恶贯满盈的锦衣卫里都得了这解绝户的凶名。

    金应魁之所以会有如此反应,一是他曾经随着上一任的三太保解老爷子办过一次差,而正是那次的差事,令他多年之后想起,都会被解家那残忍无比的手段从梦中吓醒;更重要的一点,便是被解老爷子训练时,那等非人能够忍受的遭遇,更是叫他永生难忘。

    陛下竟然派了这么一尊凶神来到辽东,也叫金应魁感慨于皇帝对这趟差使的重视;心里更是对解雨臣一击杀死的那三家族人之后的遭遇生出了一点担忧;毕竟,按照解家的“家风传承”,这目标的家人亲族,那是一定要灭了满门的。

    至于那其实是被自己扎死的李永芳,笑话,现在就是借他老金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去跟这位阎王争功啊!

    --

    作者有话说:

    高考完事是中考,啧啧,继续监厨!所以答应大家的两更这个周末没能兑现!在这跟大家说声抱歉!后面尽量补。还有哈,希望觉得作者写得还凑合的书友们能赏个五星,毕竟这评分一直掉看着闹心,感谢支持!作者一定加油更!奥利给!三斤九两的大明之天启帝国